香水表论坛

首页 » 美观度 » 问答 » 这人间富贵花,也大翻车了
TUhjnbcbe - 2024/6/20 11:46:00

盲盒这一阵风,已经刮到了奢侈品届。

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纷纷下场割韭菜,水晶女孩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这不,前两天我就在网上刷到了一条美妆博主

淦诗岐的香奈儿盲盒开箱视频。

这套盲盒,售价多人民币,全球限量一千个!

这位博主千辛万苦,才抢到了一个!

盲盒里一共有27件宝贝。

据说有人开出了专柜几千块一个的“香奈儿胸针”,或者是一些“手链”啥的。

运气欧一点,再开几个香水口红,貌似立马就可以值回票价!

可万万没想到!!

这位博主,开出来的东西却令全网笑翻。

一开始还算好,先来了个香水小样。

然后她又开出了一个护手霜的正装。

瞧瞧她乐得多开心,我只想说:她真是高兴得太早了。

紧接着,原以为装了大家伙的盒子里……

居然开出了一个廉价脆弱的书签。

然后是一张、两张、三张……无数张的贴纸。

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香奈儿既然要割韭菜,自然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呀。

于是,一沓印有香奈儿LOGO的便签纸,也被放进了这个价值的盲盒里滥竽充数。

甚至还有包装袋上的火漆印,也被放进了盒子里。

后面那些冰箱贴、空袋子、塑料球啥的我就不说了

好不容易开出了一个胸针,但这样式…emmm

帮你们总结一下,这个+的盲盒她开出了:

口红正装*1+小样*1

香水小样*2+中样*1

护手霜正装*1

身体乳小样*1

指甲油正装*1

香皂*1

无用贴纸*19

无用书签*2

无用冰箱贴*3

无用火漆印*3

...

总价值:元

如果拆盲盒的人是我,估计我会当场心梗急call…

在同情这个博主的同时,网友们也毫无意外地开始骂起了资本的爪牙。

人间富贵花,终究还是翻车了。

01

被盲盒席卷的奢侈品品牌

你以为坑的只有香奈儿?天真!

事实上,其他品牌早就割下一波又一波的韭菜了。

比如Dior,前不久它推出的圣诞日历盲盒。

光是这包装就已经很让人心动了!

本来也想入手的我,看完博主臭蛋的开箱,态度立马°大转弯:

幸好!我没买!

你以为很阔绰的贵妇Dior,实际上也没好到哪里去。应季出个盲盒,结果送个东西都抠抠搜搜的。

看这位博主,先是开出了一个价值50元的香水小样

接着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唇蜜小样,价值15元。

本以为开出了一个正装,博主还正高兴着呢。

结果……

只是一个套在正装包装里的香水小样

好家伙!还真就全都是小样呗。

一共24个格子,开到最后居然没有一个正装!

网友直呼:《冤大头盲盒》!

而且,这些小样都非常mini。像Dior的面霜小样基本都是15ml的,但这次在盲盒里的居然只有5ml??不愧是Dior,这简直是小样中的小样。

但是!不得不说,Dior良心还是在的。

毕竟,的盲盒能开出价值的小样。比起香奶奶那位,也算是赚了不是吗?

Fine,说完了Dior。

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到奢侈品巨头——爱马仕。

没想到吧?一向以高贵示人的爱马仕,也推出了盲盒。

爱马仕推出的这款盲盒,有好几款一直在售罄的状态,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本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但D姐看完大家的晒图,开始摸不着脑袋了。

都丑的如此一致????????

比如这个六边形的花簇。

不管是配色还是形状,都令人匪夷所思,但丝毫不影响无数人为它花钱。

比如这个开屏失败的孔雀。

我只想问:爱马仕对孔雀是不是有什么错误的认知?

皮饰再丑,好歹还有点装饰的作用。

可这三千多块的衣架,你说它能有什么用呢?

是给我家狗狗练习跳圈,还是当呼啦圈减肥用呢?

势必要把韭菜割完的爱马仕,甚至还设计了一套价值+的真皮创可贴……

这下好了,连受伤的成本代价都变高了,太卷了。

但这些丑不拉几的“智商税“如此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心甘情愿当“韭菜”!

所以这才会有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大胆又离谱的溢价行为。

除此之外,品牌自带的流量和影响力,也会让“韭菜”们自然会为此而前仆后继。

前段时间爆火的Prada菜市场,无数网红纷纷打卡

其实吧,D网红们也没那么傻。

毕竟一个几千块钱的盲盒,可以换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流量,谁赚了还不一定呢。

数不胜数的香奈儿盲盒开箱视频,数据都很好

资本的韭菜,永远都是普通消费者。

无论是单价的口罩,还是一个的蜡烛,只要有人敢买卖,就有人敢买。

营销再加上博主们的种草,韭菜割不尽,春分吹又生。

高价酒店,网红打卡地,奢牌活动,大部分卖的都是虚荣心,

对部分人来说,攒个朋友圈素材,花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说回奢侈品盲盒,前段时间有一款小小的LV盲盒”被全网各种吹爆,好像你不买几个,就赶不上潮流了。

但事实上,这些LV盲盒后续被新闻报道打假。

骗子们把假货塞进LV的包装盒里,打着“88元就能买到LV”的噱头,欺骗了一波又一波无知的消费者们。

02

万物皆可盲盒

要说盲盒的鼻祖,那绝对是泡泡玛特。

也正因泡泡玛特的爆火,盲盒才逐渐变成了商家们的流量密码。

但令D姐意外的是,现如今居然已经沦为“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了。

比如“机票盲盒”。

只需要66元、99元的低价,你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运气好点的欧皇,一抽就能抽中心仪的目的地;

而有些非酋,抽到了闻所未闻的城市,只能自己默默流眼泪。

说白了,这一切不过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而已。

在黑猫投诉上,对机票盲盒的投诉数不胜数

比如风靡一时的汉服盲盒。

本以为能以低价开到珍稀款汉服,结果开出来的却是道士服。

这还不算啥,甚至还有开出了囚服的买家…

相信她此刻的内心阴影面积是无限大。

哪怕是一块五花肉、一把葱蒜,也能被包装成高价的“菜场盲盒”。

靠菜场盲盒月入过6w的商家

盲盒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它时,你永远不知道惊喜和惊吓哪个先到来。

说白了,看准的就是大家的好奇心和胜负欲。

就像小时候的“魔法士”、“小浣熊”,人们捏碎一袋袋的干脆面,只是为了集齐全套人物卡。

十几年过去,干脆面变成了价格高昂的盲盒,人们却依旧愿意为此前仆后继。

小浣熊干脆面中的人物卡

就像胆肥的奢侈品,她们出个人民币的扣针都有人买单,更别说这些还玩上了心理学的「奢侈品盲盒」,简直让人忍不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未知让人欲壑难填,但这种随机性,跟博彩的本质是一样的。

“只要买过一次,就停不下来了。”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深陷盲盒的陷阱里,无法自拔。

而聪明的商家,早就瞄准了这份赌徒心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人间富贵花,也大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