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表论坛

首页 » 美观度 » 美观度 » 凌晨三点,我们走进广州鬼市
TUhjnbcbe - 2024/3/3 16:38:00

凌晨三点,广州。

吆喝一声:*市开喽。

一个真正不见光的江湖,

开始喧嚣。

当城市没入寂静黑夜。

有些地方却陆续苏醒、忙活、汇聚。

继而低语、争辩、喋喋不休。

砍价声、吵闹声、寻觅声……交错在一起。

像是城市的午夜交响曲,在夜晚发出沉沉地低鸣。

深夜开市,天亮收摊,俗称“*市”。

在粤语中,它叫“天光墟”。

有的小伙伴可能早有所耳闻。

曾经,我们邀请广州“破烂大王”,

天光墟资深爱好者武楷斯,组队去淘宝贝。

那是疫情前。

那段开心捡破烂的潇洒日子,彷佛还历历在目。

四年了,"*市"还好吗?

天光墟,又是怎样的光景?

当国庆的人流将珠江新城、广州塔、北京路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

城君重逛了一次天光墟。

夜半三更,“趁墟”而入。

古玩摊位,不乏奇珍异宝。

大杂烩摊,倾尽一个流浪汉的所有。

还有些来路不明的“老鼠货”,令人大开眼界。

赶在太阳升起之前,

我们再次看到了广州,这些少为人知的隐秘角落。

01

重走天光墟

睡梦中的我们,被一场雨声惊醒。

3点15分,海珠桥下该摆起长摊,热闹起来了吧。

于是一行人,马不停蹄乘车赶往珠江边。

夜晚的广州沉沉睡去,像个安静的孩子。

似乎只有早上还是万人过的海珠桥,夜晚也不消停。

滨江路边,稍显安静的*市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

进行着人和人之间,一些古老的交换游戏。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

海珠桥的*市摊位,零零散散。

三五个自然成列,摆放得稀稀疏疏。

俨然没有曾经的辉煌。

但每个摊主入场,仍能掀起一场风云。

一辆共享单车,承载着大小各种麻布袋、塑料袋。

还未等货物完全卸下来,就被早早来到现场闲逛的人们簇拥围坐一团。

期盼着什么“新鲜好货”上场。

一个小伙子的大红色背篼引起了阿婆的注意。

眼神交错间,男人拿起了背篼,摊开来做出演示。

“以前,婆婆带娃娃,背背上的,上面的牡丹花还美着呢”

显然,这个曾经的带娃神器已经不怎么流行了。

骑着自行车自信而来的大爷,朝着袖珍小巧的玉器摊位而去。

掏出手电筒,拿起一块玉反复推敲。

三秒、五秒、七秒……

没有言语开场,基本告知了这档买卖的夭折。

我们在这几十米,不到十个地摊的迷你墟市来回寻觅。

打破沉寂的是一个大叔和一个大叔的交易。

今日首单,3块钱,成交一个包。

卖出多少,重要吗?

拿起摊位上打火机点燃香烟的大哥,吞云吐雾。

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

喜欢什么,随意看、随意问。

“这个小吊坠啊,很漂亮,适合你们小姑娘”

“这个蓝色卡通针线盒,新的噢。昨天白天,从垃圾筒里拾来的‘新货’”。

“这个鳄鱼皮的小包包,大牌啊,真皮的,很好的……”

人群中,一个孤独的阿公蜷缩着身子,坐在地上,小心翼翼呵护着面前三两块精致的玉。

手电不离手,在微弱的路灯下,全部聚焦打在玉上,像舞台上的明星闪闪发亮,格外耀眼。

再等我们回头时,阿公收拾了自己的小摊位,转而化身淘宝夜侠。

在各个摊位,攀谈了起来。

今天卖什么,明天在哪,后天去哪捡……

摊主们之间的茶话会,打破了今夜人群稀少的尴尬与寂寥。

队伍的尾巴,是家住海珠的一个大哥。

他几乎是最晚到的。

起了个大早,从几公里外的家一路骑过来。

他的摊位是个“玩具王国”。

主打孙子小时候的玩具、书籍。

有了破损,亦有了一定岁月。

“他长大了,不玩这些了,丢了可惜,我就拿来卖一卖”。

“1块,2块的都有,还有这些小人偶,都可以通通送你。”

大哥很乐观开朗,到广州打拼多年。

如今安了家,也在时间的打磨下,谈论起长大的孙子时,眼神里透着一股骄傲和自豪。

五年前,他就喜欢逛*市。

“以前的海珠桥,队伍都得排出好几百米,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今时不同往日。

这个曾经广州最出名、最热闹的天光墟之一,经过几轮风波后,早就人走茶凉了。

天光渐渐明亮。

滨江路上,行人多了起来。

满头白发但精神抖擞的阿婆,打起了太极。

榕树下,三个大爷组成一幅画。

一个躺得悠然,两个在长凳上促膝私语。

早起做工的工人匆匆穿过*市。

江边沉迷于垂钓的年轻人,不时回过头来。

02

千年“*市”,啥都有

兴于明清,盛于民国。

“天光墟”上千年。

相传在明清末年,贵族手里的古董流落民间。

古董商们将其弄到广州,准备走私海外。

广州最早“见不得光”的深夜集市,开始大量出现。

这便是如今“天光墟”由来。

过去的*市,啥都有,也不乏高端物品。

比如*火,宫廷内的官服等等。

到今天,广州*市,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了。

论时代不论如何风云变幻,

买卖这件事儿,都遵循着它最原始简单的交易法则。

“趁”着月黑风高,人们“捡漏”的心呼之欲出。

随地散落的摊位,没有了宫女私自偷东西售卖的传奇故事。

上个世纪老一辈留下来的有趣的旧物,

以及,五花八门的生活旧物。

充盈着这个包罗万象的地摊世界。

比如吃了一半的面条、女士内衣,还有削了一半的铅笔;

比如快过期的薯片、品牌各异的凉茶包、发霉的皮鞋、还能开机的诺基亚手机;

比如刘德华的专辑,王菲的唱片,还有经典粤剧碟片;

比如响彻整片天的老式音响,用了一半的花露水,破洞了铁锅,和不知道能不能用的电磁炉,以及古早小人漫画书。

奔着继续“捡漏”的心态,赶着天亮前,我们离开了海珠桥。

在几公里外的荔湾加油站,看到了经过一夜喧嚣的天光墟,最后的热闹光景。

此时,将近6点,天光已亮。

主街道路旁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摊位和货物。

人群涌动,淘宝人的手电,仍不时打量着每个摊位的角落。

比起海珠桥的单薄,这儿是加大PLUS版的杂物交易市场。

家就住在对面马路的丙哥,是这墟市的常客。

他来回逛了无数遍,大半夜的时间全打发在这。

对于丙哥来说,天亮了,摊位上的宝贝也淘得差不多了。

袋子里十几个古碗,是他今晚的“战利品”。

“是民国以前的,古董来的,这些才有收藏的价值”

丙哥热衷于收藏古旧的东西,能够在“*市”淘到真正有年份的宝贝,已经实属不易了。

他想把古董留给儿女们,“到他们老的时候啊,这些东西,更有价值……”

这个老大哥十分执着,也很有一套。

他说以前的天光墟,字画、古籍、盆栽等真假难辨的“文物”最受欢迎。

还有旧家具、故衣、什架等二手物品。

淘“古”是最有乐趣的,就像年轻人开盲盒一样。

真真假假,全凭一双眼睛,外加一个手电筒。

“在这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捡漏”。

丙哥日常来寻宝,形形色色的古玩摊,是他的主战场。

漂亮的花碗,真的“古”和新做的“古”,他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门道。

“那对神像,很有年代,可惜啊,价格讲不下来”。

“这对玉,成色不错”,块砍成块,几轮回合下来友好成交。

“那边的大花瓶,很漂亮,但年代比较新,这种就不要买”。

无形之中,在丙哥身上,我们也领悟到了逛*市的不二法则。

手电在手,一看二摸,只能照商品,不能照人脸;

别人正在看的不可争抢,别人放手才能看货问价;

以及,和摊主斗智斗勇,“毫无底线”的砍价大法,讲究一个字,大胆一点。

△白菜价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30块砍10块,5块砍2、3块。

最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问真假,全凭心中自辩,不退不换;

跟着丙哥来回兜上好几圈,最后一把10元的手工绘画的折扇,给这淘宝之旅画上了句号。

“带回家,挂在客厅,赏心悦目”。

丙哥心满意足地和我们告了别。

清晨七点。

公交车忙碌起来,*市也渐渐人群退散。

躺在路边的一位大哥,起身收摊。

收音机里,播放着那首《生活总要继续》:

美梦越是美丽伤痛越是用力;

过了今夜以后我只能回到过去;

无论生活怎样但总是要继续;

是啊,生活总要继续。

当我们流连在*市的光怪陆离里,

却几乎没有人会想起,每个物品的背后,每个摊位的背后故事。

你可以说,他们是*市里的“流浪人”。

深夜赴约,天一亮就无影无踪。

“人生浮浮沉沉,到最后,他只为生存考虑。”

离开海珠桥后,我始终记得那个说着把自己全部家当摆出来的老头。

他光着膀子,将摊摆在桥底正中间的位置。

占据着整个夜市最大的摊位面积。

一个破旧的黑色行李箱已经空了出来。

蓝色麻袋上,铺陈着一个流浪汉的全部身家。

一把蒲扇,半瓶洗发水,半只耳机,一把漏勺,一个锅盖,几根电源线。

还有看起来最为精致,但空了的香水瓶。

老人是附近的流浪者。

在和摊友的交谈中,他无奈地说着自己的生活窘境。

不想摆啊,可是生活所迫。

能卖一分,就能换一天口粮。

白天的他,是拾荒者,流浪在各个垃圾桶旁,找着任何能换口粮的东西。

晚上的他,是摊位守护着,也是这座城市的守夜人。

我们带走了一盆假花,5元现金给到爷爷手中的那一刻,他会心地笑了。

像老人一样,每天流浪在*市的人很多。

他们努力生活。

只要一块两块,就有了明天,

以及明天的明天。

广州的“*市”会消失吗?

这两年,经过一些城市整改变迁后,天光墟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火热。

曾经著名的六大天光墟:

海珠桥、光塔路、人民北路、文昌北路、荔湾路、西门口,

有些被取缔,有些又重新开放,有些面临转型。

“但始终回不到过去了”。

比起卖玩具大哥的遗憾叹惋,

武楷斯无比坚信:

中国旧货市场存在了年,不可能消失!

旧货市场是刚需。

亦是城市那一块不可或缺的生活版图。

最后,附上武楷斯的《年天光墟攻略》。

1,每周二早上4到8am文昌北古玩墟,地址搜「宁夏招待所」,价格高,假货多,不懂别乱买。2,每周六早上4到8am光塔路旧书墟,位于光塔路和海珠中路交界处,地址搜「纵原邮币市场」,价格适中偏高,书籍多,部分假货,不懂别乱买。3,每周六早上4到8am加油站杂物墟,地址搜「荔湾加油站」,杂货多,旧衣服旧鞋子旧电器,各种破烂,价格便宜。4,每天下午12到6pm芳村码头,周末盛,地点搜「立白中心」,3到5点之间可能有城管,到了往江边走,问人摆地摊的在哪里,再找不到问我,杂货破烂多,价格便宜。5,每天下午3到8pm文昌北(周一盛),地点搜「宁夏招待所」,路边和巷子里都有,古玩墟,价格高,假货多,不懂别乱买。6,海珠桥刚恢复(8月底),每天凌晨3到7am,在海珠桥下,滨江路上,东西便宜,杂物多。7,另外在客村有旧鞋市场以及龙归有旧电器市场,价格很贵,不推荐。

1
查看完整版本: 凌晨三点,我们走进广州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