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昂瑾)“必出”、“必中”、“必得”等字眼,配上大牌数码的图片,这类盲盒APP的宣传广告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而“优质好物”、“正品保障”等描述更让一众网友动心下单。但实际上,这些醒目的宣传信息往往都附带了限制条件,而所谓的“正品保障”也未见可信资质。
记者从消费者投诉平台、手机应用商店、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看到,不少消费者和用户都给出了针对盲盒APP的差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欺骗消费者”。还有用户反映,自己在盲盒APP上抽到了假货。
芒趣APP现假货
筱筱(化名)和丈夫从年底接触芒趣APP,从单价60多元到几百元,前后不足半年时间内,小两口在芒趣APP花费了近三万元。
根据芒趣APP规则,盲盒一旦使用(即已经开启),则无法退款;用户开启盲盒如果获得的是不想要的商品,用户可以选择把商品兑换成趣豆(即芒趣商城积分),趣豆可以在商城内兑换自己喜欢的商品。
回忆在芒趣APP抽盲盒的经历,筱筱表示,起初她也对盲盒APP上商品的品质,尤其是盲盒中奢侈品的真伪心存疑虑,但后来两次在芒趣APP与“大牌”正品“交手”的经历,让筱筱逐渐建立起了对该平台的信任。
“有一次是几百元抽到了一瓶SK-II精华液,气味、包装、使用感等各方面都和我从正规渠道买的差不多,至少肉眼看不出它与正品的差别。”筱筱说,“还有一次是在芒趣商城兑换的一个小众品牌香水,显示是从该品牌官方的海外店直接发货,我觉得那肯定是特别真的。”
然而,这份信任在不久后被彻底打破。
今年春节后,筱筱和老公在芒趣APP提取了三个盲盒开出的商品,分别是GUCCI的两枚戒指和一条手链。基于对这三件GUCCI产品的真伪存疑,筱筱将三件产品送去了鉴定机构。根据中检深圳奢侈品鉴定中心出具的检验结论,“送检样品不符合品牌/制造商公示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
(中检深圳奢侈品鉴定中心检验报告。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据了解,中检深圳奢侈品鉴定中心隶属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许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资质认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以“检验、检测、鉴定、认证”为主业的独立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
据筱筱介绍,针对其反馈的假货商品及第三方检验结果,芒趣APP出具了两份材料进行反驳。
其一是芒趣APP运营主体湖北伴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递交给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情况说明,其中指出,“用户反馈其收到的三件GUCCI产品为假货,但提供的鉴定结果显示为‘送检样品不符合品牌/制造商公示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供应商台锦商贸回复以上结果是由于商品由奥莱仓发出,奥莱货品个别有轻微瑕疵但并不影响客户使用,其鉴定结果并不代表商品为假货,同时我司也具有完整的授权链路,商品来源均有迹可循。”
(芒趣APP出具的情况说明。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其二是一份《GUCCI授权书》,授权书显示,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特授权湖北伴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可在芒趣APP销售GUCCI品牌产品,授权时间为年2月6日至年3月6日。
(芒趣APP出具的《GUCCI授权书》。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然而,稍仔细查看这两份材料不难发现,其中疑点重重。
首先,根据芒趣APP所示授权书,授权时间为年2月6日至年3月6日,而根据筱筱提供的提货物流信息,她从芒趣APP提取的两枚GUCCI戒指在年2月1日已完成订单。
(筱筱从芒趣APP提货物流信息截图。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再者,若芒趣APP所示授权书内容属实,那就意味着芒趣APP本身就是古驰(中国)的授权销售渠道,但在第一份情况说明中,芒趣APP明确表示,用户反馈为假货的三件GUCCI产品的供货商为台锦商贸。
央广网记者向古驰中国客户服务中心核实授权书真伪,客服人员未能直接答复,仅表示(GUCCI官方)对作品本身和包装无法鉴定真伪,并答复称,该品牌官方能确保所售商品为正品的渠道为:古驰中国官方网站、古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