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辽代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地在京郊西山造园建寺。
金代章宗,更是一位非常喜爱山水的皇帝,他不仅仅满足于帝王传统的春水秋山的游猎活动,更是在中都近郊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行宫、寺院与园林,如著名的“八大水院”,享受山水之乐、游猎之趣。
京西八大水院圣水院:位于凤凰岭,现称*普院。
香水院:位于妙高峰山麓,现为法云寺,建有老醇亲王奕缳的坟,奕缳排行老七,故称七王坟。
金水院:位于阳台山,现称金山寺。
清水院:位于阳台山南麓,现称大觉寺。
潭水院:位于香山山坡上,现双清别墅位置。
泉水院:位于玉泉山麓,即现在的芙蓉殿。
双水院:位于石景山双泉村北。
灵水院:位于樱桃沟村北部,现称栖隐寺。
(其他还有观点认为,八大水院中有温汤院(位于温泉村),金水院是指颐和园等等。)
其中,见著史籍最多的当数香水院。
《帝京景物略》记载“一尊峰刺入空际者,妙高峰。峰下法云寺,寺有双泉,鸣于左右,寺门内甃(zhòu)为方塘。殿倚石,石根两泉源出:西泉出经茶灶,绕中溜;东泉出经饭灶,绕外垣;汇于方塘,所谓香水已。金章宗设六院游览,此其一院。草际断碑,香水院三字存焉。……章宗云,春水秋山,无日不往也”。
▍香水院泉水石碑
明代学者袁中道的诗描写:“直北西山曲,峰峦似剑铓。近皴(cūn)飞雨点,高岭入星光。西水浸茶灶,东泉绕饭堂。双流鸣玉雪,滚滚赴*梁”。
为何称为“香水院”?从清乾隆-嘉庆年间的诗人法式善的诗可见一斑。法式善在《寻香水院遗址》诗中道:“石厂三五峙,言是香水院。香水从何来,杏花了不见。闻说辽宫人,夜镫洗残砚。风瀹(yuè)朱砂泉,春烟微雨变。直到现在,这个地区也是玉八达、白杏等京西名杏的盛产基地。
近年来,金代香水院几经变迁为法云寺、醇亲王墓陵及其建筑(七王坟阴阳宅:退潜别墅)。
如今,这里是北京市最美乡村七王坟村、中国传统文化研学与创新生发策源地大西山书院村。
千年山水依旧,历代文脉相传!这里已然成为当今人们的精神世外桃源和心灵避风港!
◆◆◆◆◆
大西山下小别院儿,
香水院处择一居,
赏古今、阅人文,
春水秋山,无日不往也!
春天,赏诗意盎然,悠悠花香;
夏天,赏田园风光,夏日如碧;
秋天,赏漫山遍野,多姿多彩;
冬天,赏银装素裹,深沉大气。
◆◆◆◆◆
清晨,在“北京百姓身边的后花园”
紫云台香草园登高望远,
整个北京城都在眼中了,
拉高你的维度,
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午后,偷偷懒、发发呆,
左手清茶,右手墨香,
在这半山的小院中,
坐观云走,岁月静好。
夜晚,仰望星空,
满天的星星晶莹剔透,
恍惚间,返璞归真:
原来我们从未与天地分开过!
赏花院落前,悠然见西山。
在自己的院子里辟一块小菜地,
山泉水入户,种菜、饮茶……
天阔、地沃、水甜、山美,
人自安静畅然、修身齐家。
因为起源于香水院,又经常有文化界、经济界、科技界大家到访,他们把西山小院儿称作“香水草堂”。
这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学与创新生发策源地,并依次进驻岐*书院、许慎书院、奉元书院、孙子书院、墨子书院、神农书院,子贡书院、范蠡书院,逐渐形成了书院村落,也被称为“大西山书院村”。住在这里可问道、研学,享受难得的“精神饕餮”。
千年山水依旧,历代文脉相传!
香水院处择一居,
感受深幽而文雅的大西山气场!
院子预定
联系方式:
(高先生)
寻安身立命处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