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芊,本名沈明,年生,江苏昆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小说散见于《萌芽》《小说界》《雨花》《百花园》《鸭绿江》《四川文学》《广西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上海文学》《时代文学》《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小说集《最后的航班》获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出版小说集《最后的航班》《铁哥们》《乡音》《上海亲眷》《过去日子的碎片》《最后的箫声》《红彤彤的校徽》《魏大力是个男子汉》《爱到天涯海角》《青梅竹马》等多部。
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万芊卷
目录
李斯捡了一条腐败狗
下雨了
亮亮的家
金丝鞋垫
给微型小说一点阅读快感(创作谈)
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铁哥们》万芊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年2月
李斯拣了一条腐败狗
李斯去牌友刘渊家打牌回来时在那边的小区里拣了一条狗,一条似乎有着很纯血统的棕色沙皮狗。李斯是开着新买的“雪佛兰SPARK”迷你车去的,那车正散发着高贵的皮革味道。那狗是在李斯开车门之际趁李斯毫无防备的时候,从花丛中很敏捷地蹿出来钻进李斯爱车的,怡然自得地趴在副驾驶座上,一副死皮赖脸的模样。李斯先是吃了一惊,继而试图赶那狗儿下车,可那狗儿贪婪地嗅着车厢里浓重的皮革味道,愣是不肯下车,那眼神充满着哀怜与乞求,那小小的尾巴使劲摇着,一副谄媚的样子。刘渊接了李斯的电话赶紧下楼来,说那是条人家的弃狗,已经在小区里转悠一、二天了。这一、二天里,只要一见新车,就拼命往里钻,若是没车的人逮它,它就发了狂乱叫乱蹿。几个驾摩托、骑单车的牌友,在一旁掇弄着李斯说,这狗一定是条富贵人家的狗,像我们这些没有轿车的主儿,它还看不上呢!李斯你就带它回去吧,你好歹也是有车有房奔小康的人,没有一条贵气一点的宠狗,还真缺点啥呢!刘渊也在一边怂恿收留它,李斯想想也是,家里妻子女儿早就嚷嚷着要养条有点品位的狗,这沙皮狗,虽然是条弃狗,看上去还是挺体面的,另外这狗似乎跟李斯也挺投缘的,赖在车上你要赶走它,还不是桩容易的事。于是,李斯看着这么条本应该有人宠有人怜的狗就这么流浪着也实在心存怜悯,心一软,也就把这人家的弃狗带回了家。女儿自然喜欢,还专门为它起了个挺洋气的名字,叫拉克。可拉克进了家,李斯的妻子便发现这狗其实很特别,骨子里有一种特别的贵气。洗澡,它拼命挣着不愿洗盆浴,犟着偏要洗上淋浴才舒坦,况且近不得低档的洗涤品、喷点普通的香水还老打喷嚏、一换上名贵的香水,它就跟你耍嗲。拉屎呢,它自个会像模像样地蹲在抽水马桶上,如是洗手间关着,它宁可憋着满屋子转。睡觉呢,不是软和的床毯或沙发巾,它根本不睡。那吃呢,更是让李斯他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小店里买了便宜的香肠它嗅也不嗅,那牛奶,它也是尽挑口味可口的喝,最气人的是,自来水,它是滴水不沾的,就是纯净水,它还挑着喝呢。那贵气、那娇气、那挑剔,李斯自叹就是他们一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它这般。它最大的本领就是能察言观色,整天变着法子讨主人们的喜欢,以至更宠它,更怜它。于是,李斯打电话给牌友刘渊,问刘渊,知道不,这狗是谁家弃的,咋这般贵气,简直是腐败。刘渊电话里说,这么好的狗自然贵气,你好生养着就是了。李斯说,我总感到这狗太腐败了,养着纯粹是个累赘。后经李斯再三要求,刘渊终于答应帮着打听打听。过了几天,刘渊那里还真有了回话,说你知道?!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和他太太一起被人告发了,这狗原本是他太太的性命交关的宠物,平常时家里雇的人有一半时间就在伺候着这宝贝,这么由着性子宠着,不腐败才怪呢!一听说是那位权力挺大的头头家的抛弃的宠狗,李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当年他和妻子想从北方工作的城市迁回老家来,因为这位权力挺大的头头,不知托了多少人,求了多少情,送了多少礼,好不容易才把这天大的事给办成了,但李斯因此却倍觉得心里累得慌,而眼下却收留着那贪婪人家的宠物,心里更是不是滋味。于是,李斯跟妻子女儿商议说,把那狗远远地送人吧。为了不再能看到它,李斯开着车,带着它到了郊外一处朋友的鱼塘,骗下拉克。鱼塘上原本有几条草狗,突然见到了这条陌生而贵气的狗便狂吠不止,正当拉克不知所措的时候,李斯蓦然上车启动,而当拉克发觉自己再次被人遗弃时,便发了疯似的跟着李斯的车,凄叫着拼命追赶。看着拉克孤立无助的可怜模样,李斯几次心软,想停下车来,但一想起那贪得无厌的人,心一横,油门一加,便驾车飞驶而去,那再次被遗弃的拉克,便在后视镜中渐渐缩小,渐渐消失。李斯很快跟鱼塘的朋友打电话,央他把拉克唤回鱼塘,好生照料好它。朋友告诉他,那狗还在路边发呆,凄凄地叫唤着,那模样确实挺可怜的,但狗毕竟是狗,没人宠它照样能活着。半年过后,李斯有事经过朋友的鱼塘,想起那被遗弃的拉克,便有意去看看它。李斯在鱼塘边的草棚附近,见到了那条曾经被唤作拉克的沙皮狗。半年多来最大的改变,便是不知是哪条草狗,玷污了拉克高贵的血统,而拉克竟然还为它生下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小杂种。做了母亲的拉克,神圣而又警觉,它那鼓胀的奶头正任由着小杂种们的吸吮,而为了护卫那些小杂种,拉克完全是一副不容侵犯的样子。李斯见了,不由得生出一份同情来,叫了声“拉克”,可对于曾经献媚以博一爱的他,拉克现在竟是一副漠视的样子。李斯这才知道,那狗早已淡忘了他,早已淡忘了以前曾经贵气的生活习性,看上去它早已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而当李斯试图接近它,试图对它有所亲近,试图唤起它曾经有过的殷勤时,拉克竟然冲他大声吠叫,并护着其胯下的小杂种们,并且越吠越凶,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直到李斯退到远得再也不可能对它们构成威胁的时候,拉克才转为平静。李斯突然觉得,拉克已经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尊严当中,早已不再需要奢侈、不再需要贵气、不再需要娇气、甚至不需要因此而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竭尽谄媚之能事,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乡音》万芊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雨了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下雨了,江南的雨,老是在神不知*不觉的当儿,悄悄地下起来,淅淅沥沥,没完没了,悄无声息。让人总觉得江南就该有雨,尤其是那种细如鹅绒绵绵不绝的细雨。有雨才是江南。慧珍原来就爱雨,尤其爱在那没完没了的缠缠绵绵的雨丝之间,斜撑着小雨伞,缓缓地从雨巷中穿过。穿雨巷而过的感觉就像在梦里——早已告别少女多梦时代的慧珍仍爱做梦,滋滋有味地做缠缠绵绵的好梦!曾见她从雨巷中款款而去的人都说,有慧珍的雨巷就像是一幅柔美的画。然而,穿过雨巷再去哪里?慧珍常常无所适从。于是,有点儿小聪明的慧珍,常常记得:下雨了,下雨别忘送雨伞。送爹爹,送妈妈,送老公,送儿子……可今日又能送谁呢?小巷早已不是少女时的小巷,爹娘老了,只能相伴着在家看电视,儿子终于考取了市重点,寄宿在校。至于他,早不用为他记着:他有车不用伞,纵然要伞也不怕没人送。无须送伞的慧珍,不敢贸然撑着雨伞走入雨中,只是仍爱雨,更渴望缓缓地穿雨帘而去,但她常叹自己早已过了少女多梦的年龄。下着雨,行人不多,慧珍的小店里有几个客人,但不多,冷冷清清的。“来一碗清汤蛋皮丝‘捏空’。”慧珍没抬头,一听便知是那位近日常来的老者。他像从遥远的过去穿越时间隧道而来,操着老镇早些年还未异化的本地话,间或加一两个英语单词,他总固执地把小馄饨唤作“捏空”。这是早些年镇上的人对那种只需丁点儿肉末便可吃得有滋有味的迷你小馄饨的称呼,以区别那些得花大价钱买的除了肉还是肉的大馄饨。那日,老者跟慧珍说:“很早很早以前,你给我送过雨伞。”到家,慧珍问爹娘:“很早很早以前,我给一个不认识的操着本地话的老者送过伞吗?那时,他可能很年轻,我可能还很小很小。”爹娘说:“很早很早以前,我们一直住在锦溪乡下,你怎么可能给镇上的人送伞呢?”慧珍说:“我想我怎么可能送呢?”第二日,老者仍说:“很早很早以前,你给我送过雨伞,一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慧珍又回去问爹娘:“很早很早以前,我给人家送过一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吗?”爹娘说:“你那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心肝宝贝似的,绝不可能送人的!”又一日,老者付“捏空”钱时还给了慧珍一张写着慧珍大名的一万元支票。慧珍知道一定是因为那老者老了糊涂了,说什么也不肯收,说:“我不能多收您哪怕一分的‘捏空’钱。否则,我会睡不上安稳觉,吃不下安稳饭,问心有愧的。”老者说:“你可知道,你那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对我后半生有多么重要啊!它简直就是我生命中的太阳!”慧珍坚持说:“不管怎么说,我是绝对不会多拿您一分钱的,我肯定没给您送过伞。”老者怏怏地走了,走进了雨中,说:“那日也下着雨。”老者的脸就跟雨天一般郁郁的。老者走后,慧珍开始想,想呀想呀,她反反复复地对自己说:“定是那老者认错人了!”老是想呀想的慧珍,那日走在雨中还在想,以至于她不知道自己竟没有撑伞,然而就在她突然惊悟而想避一下雨的时候,头顶上已严严实实地遮了一把大伞,珍回头一看,竟是那位爱吃“捏空”的老者。她冲老者笑了笑,只觉得风雨中有人送伞的感觉真好。慧珍想:也许自己很早很早以前,真的给他送过一把雨伞,一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那把雨伞也许真的成了他后半生中的太阳。因为她自小就爱有雨的日子,喜欢给人送伞,也曾经有把粉红色的小纸雨伞,而老者说,他早年有一位天使一般的女儿,可是不幸天折了。他非常绝望。绝望之际,有ー位天使一般的小女孩给他送了一把粉红色的纸工小雨伞,小女孩的小手指粉嘟嘟的,跟自己的女儿一模一样。绝望中,他突然觉得生命重新有了意义。这把小小的雨伞,后来伴他在外漂泊了三十多年。
《魏大力是条汉子》万芊著南海出版公司
亮亮的家
男人在村小代了几年课后,没课代了,男人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男人跟女人说,不如我们带着娃走出大山,也许有些好日子过。就这样,女人跟着男人带着七岁的男娃走出了大山,随着东进的火车来到了繁华的江南。打工的日子并不好过,夫妻俩白日黑夜在一个小镇上做,去掉吃住,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有一回,男人跟车进城卸货,回来说,我们还是进城吧,也许机会多些。进了城,男人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在眼镜厂打过工的男人觉得眼镜在城里也许好卖,于是做了只扁平的大木板盒子,合起来能背到身上,摊开来就是一个小眼镜铺面,很便宜地卖些社队办工厂质量检验剔出来的有些瑕疵的眼镜,生意倒也挺好的。女人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在服装厂打工的女人,竟然在城里看到了好些被人丢弃的布角废料。旺街是麓城里正在形成的一条服装街,是附近几个省的服装采集基地。密集的服装商铺和加工厂,为沿街的垃圾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布角废料,好的已经被回收,稍次的也被人收购了,这些是最次的,但仍可换钱。更何况满街的人都忙着做生意,这个机会谁也不屑一顾。最开心的是七岁的娃也看到了机会,满街都是塑料饮料瓶,拾了也能卖钱。男人在旺街边上的小区里租了一个车库,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又滋润。一天中午,男人做成了好几宗买卖,心境好,便买了一大包肉包子。满街找女人跟娃,找着女人再找娃。可找来找去,没娃的影子。女人说,娃刚才还在旺街口呢。挨个问街口的的人,谁都说不知道。只有一个半瘫的老者用含糊不清的话告诉他们,几个小孩追运垃圾的车去了。于是,男人跟女人,轮番坐在街口等娃。一直等到天黑路灯亮了,还不见娃的影子。男人焦虑,女人哭。就这样一等等了几天。女人等,男人找,找遍所有该找的地方,想遍所有该想的法子,但仍不见娃的影子。男人女人有点绝望了。男人跟女人说,娃应该是认得回来的路的,我们只要死守着这街口,娃一定会回来的。男人跟女人轮番守着街口,一守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街口的变化实在是惊人的大,楼越造越多越造越高,商铺越做越旺。男人呢,从租街口弄堂口的亭子间到租商店的铺面,到自己开店,再到自己买店面,生意越做越大,竟然做成了麓城最大的眼镜商场,拥有好几家连锁店。而女人呢,从捡废布角料开始,进入废旧品收购行业,渐渐做大,垄断了整个街区的布角料回收业务,在郊区买了一大片筑路挖土废弃的低洼地,做成了附近最大的垃圾王。公司总部就设在旺街口。为等娃,男人跟女人,把做生意只看作是等娃的一种方式,不以赚钱为目的,只不亏就可以。不料想,这样做生意倒赢得了声誉,生意竟然越做越大。为等娃,男人跟女人,特同情带着娃进城找工作的夫妻,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二十多年中,他们不知招了多少对带娃的夫妻,真心待他们,还拿钱资助他们的孩子读书,给那些读书读得好的娃发奖金,一发几千几万。每当这时,男人跟女人总是满脸的灿烂。这些人渐渐成了骨干,掏心为企业做事。后来,*府搞城乡统筹建设,要动用女人的废品基地,女人当年的投入也得到了较大的回报。为等娃,男人跟女人把所有能聚集的资金都聚集了起来,还跟银行贷了一些款,把旺街口新建的一栋十五层的商业写字楼买了下来。下面五层做了商场,自己经营,商场取名亮亮的家。商场里到处悬挂着娃当年的大幅照片。商场里也收了好些小时候跟爹娘走丢的员工。有一回,商场里来了一对带着一个男娃的小夫妻。小伙子看着满商场的大照片瞪大了眼睛,非常诧异地跟自己的媳妇和娃说,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照片。这小伙子,原先在村小做了一阵子代课老师,没课代后,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伙子就跟自己的媳妇说,不如我们带着娃走出大山,当年自己的爹也是这样带着我们走出大山的。就这样媳妇跟着小伙子带着七岁的男娃走出了大山,随着依稀的记忆来到了繁华的江南,找到了当年曾捡过塑料瓶的旺街口。见小伙子带的娃特像照片上的娃,商场里的员工叫来了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见了娃就叫亮亮。小伙子夫妻特惊讶,问,你们怎么知道娃叫亮亮?男人和女人说,我们的娃就叫亮亮。小伙子说,我小时候也叫亮亮,但领养我的爹娘不让我叫亮亮。男人和女人问,你还记得你自己的爹娘叫啥,小伙子说了,正是男人和女人的大名。男人和女人哭了,说,娃,你终于回来了,你看,这是你的家呀!小伙子抬头看,巨大的“亮亮之家”光彩夺目。《最后的箫声》万芊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金丝鞋垫
两旦家原是陈墩镇上较为殷实有脸面的人家,乡下有良田镇上有大屋,两旦父亲又常年在外做些生意。不想后来日本*子来了,田里收成不好,房子被*子的炸弹炸得稀里哗啦,外出做生意的两旦父亲又死于非命,且欠下一屁股说不清楚的冤头帐,讨债*日夜缠着,两旦娘一气之下,怨结哽胸,自此重病缠身,为了还债、活命,她变卖了所有的田产和细软,又为两个儿子日后的生计,两旦娘把手头的碎金暗地托人打制编织了两双一般大小、厚薄与轻重相同的纯金丝鞋垫。在一个寒冬之夜,已似风中残烛的两旦娘有气无力地把大旦叫到病榻前。两旦娘把一双金丝鞋垫递给了大旦,泪水汪汪地说:“大旦,娘不行了,娘死后,你就自个儿出去闯天下吧!……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把金丝鞋垫变卖掉,总还可以对付一阵子……”大旦抹抹眼,宽慰母亲说:“我跟爹出去做过生意,爹的朋友我也认识些,你放心吧,我会把日子过好的!”两旦娘又说:“往后日子过好了,不要忘了往你爹和娘的坟头上加点土……”大旦嘤嘤地点点头,攥着金丝鞋垫出来唤小旦去见娘。两旦娘又把另一双金丝鞋垫递给了小旦,想想昔日的小旦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越发凄惨地道:“小旦,跟爹娘的好日子没了。娘死后,你也不要指望你哥。这鞋垫是娘的心血,你好生带在身边,不管啥时,都不能丢了,往后不管到了啥地方,都不要忘了老祖宗。”小旦默默地听着,攥着金丝鞋垫怔怔地望着骨瘦如柴的娘,点了点头,但他压根儿不知道那鞋垫竟会是纯金丝做的。当晚,两旦娘安详地合上了眼。在乡邻的帮助下,大旦和小旦草草地料理完了娘的后事,便各自外出谋生。大旦去了上海,一边找工作,一边打听父亲昔日生意场上的朋友,然兵荒马乱的,工作找不到,父亲的朋友又一个个冷眼相待,所带的盘缠不多时就用尽。攥着金丝鞋垫,饿着肚子,大旦在当铺前转悠了好几天,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咬咬牙把金丝鞋垫当了,靠它支撑了一段日子,终于在一个不大的杂货店里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差使,还是老板看在他父亲的份上,给他碗饭吃。干了半年,工资没领到半分,杂货店倒闭,他便失了业。走投无路之际,他只得乞讨重回故里,好不容易挨到了土改,总算以贫农身份分到了土地和房屋,在陈墩镇重新落了户。小旦先是去了唐山,身边仅有的盘缠早已所剩无几,他便打工养活自己,做码头搬运工、做*包车夫、做厨工、做清道夫……后来,又跟人去了南洋,先是做苦力,后来便在这艘或那艘海轮上当水手、做厨工,终年满世界转悠,吃遍世间万般苦难,一次次死里逃生。后来靠朋友的帮助,在新加坡落脚,做些小本生意,积了些小钱,因他有一手炒菜手艺,朋友开中国餐馆也拉他入伙,渐渐地开始发展。在这含辛茹苦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中,这凝聚母亲心血的金丝鞋垫,小旦白天穿在脚底下,晚上洗净晾干了捂在胸前,早磨得锃光发亮。小旦只知它奇妙,少有的耐穿,压根儿没想到它竟是纯金丝的。五十年后,小旦重回故里,这时他已是当地华侨中颇为知名的餐饮大王。在父母新修的坟前,满头银丝的小旦把那双锃亮的金丝鞋垫供在双烛之间,一遍遍地磕着响头。“你知道吗?”早已苍老的大旦问,“那双鞋垫是纯金丝的!”小旦说:“纯金的?我怎么会知道,这几十年,我只知它是娘的心血,万分地珍惜它……”小旦沉默片刻,不无感慨地说:“其实,要是我知道鞋垫是金的,这身老骨头可能早就化成他乡的尘土了!”说罢,小旦又给娘磕了三个响头。(刊于《微型小说选刊》年第19期)给微型小说一点阅读快感(创作谈)
在写微型小说之前,我是微型小说的阅读爱好者。我喜欢能给自己带来阅读快感的微型小说,这种快感是爽快淋漓的,不拖泥带水的,就像喝一小杯醇厚的酒或茶不在乎多。
之后写微型小说了,我也常常在想,读者,能够在读我的微型小说时,感受到我微型小说带来的阅读快感不也是一件乐事么?于是,几乎每篇微型小说写成以后,我总是把它叙述给家人或亲朋好友、文学同仁听,从这些第一读者对我初稿或漠然、或不屑、或惊喜、或认同等不同的反应,捕捉真实的反馈信息。
我琢磨,其实一篇能给读者带来快感的微型小说,不外乎可从这这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选材。选材要给读者有一定的新鲜感。我曾在农村插队,后又在学校、交通局机关、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旅游局机关、新农村建设部门等做过教学、秘书、人事、纪检、审计、监察、编辑等工作,后来又游历过近三十个国家。我小说的选材,尽可能选一些自己熟悉又能给人以陌生感、新鲜感的生活素材,如我写航道上的一些人与事,可以说一般读者是不熟悉、不了解的。如《绝活》《急水湾》《出海》《阿宽渡》《买船》《冰河》《船过三号闸》《抢险》《航标》《漂筏》《藏酒》等,还可写很多。
其次是细节。我以为,细节是小说的生命。好的生活细节是可遇不可求的。我长期生活在江南,有一段时间工作生活在江南古镇,我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也是独特的、有新鲜感的。就如我刊发在年12期《萌芽》上的小说两题处女作,就写的是江南水乡捉鱼摸虾的趣事。我记得编辑曾给我来信说,这些捉鱼摸虾的趣事可能对你来说的随处可以触摸、司空见怪的,然对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读者来说有一种陌生感,会带来一些阅读上的快感。
还有就是结尾的处理。我写小说,很少考虑小说的主旨,我在写小说时,比较多的是考虑这篇小说有什么意思,能不能耐读一点,再耐读一点。故而,我的小说,自己也很难说到底要想反映的是什么主旨。我常常在处理小说结尾的时候,让自己在原有的构思上,再尽可能地把小说情节朝前推一点、再朝前推一点。有的时候,小说本来有最初的构思,然最终一次次修改后,小说的结尾已经与最初的构思大相径庭。这也常常是我最得意的时候。有的时候,因为卡在一个平平的结尾上,没有办法再朝前推推,我就干脆把这篇小说束之高阁,废了。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多次苦思冥想调整结尾,最终找到令自己为之兴奋的结尾。如《李斯捡到一条腐败狗》,我本来是写狗的腐败,但改到后来,却写了这狗“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竟然是写这狗从腐败中走了出来。这就是结尾一次次朝前推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我非常得意。
一、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已刊出作者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1、巴金作品二题;
2、贾平凹微小说二题;
3、陈忠实微小说三题;
4、王蒙微小说三题;
5、王安忆微小说三题;
6、冰心微小说三题;
7、冯骥才微小说三题;
8、师陀微小说三题;
9、路翎微篇小说四题;
10、聂鑫森时间存折(外一篇);
11、孙春平讲究(外一篇);
12、安石榴野猪皮(外一篇);
13、凌鼎年了悟禅师(外一篇);
14、白小易知音遍地(外一篇);
15、于德北秋夜(外一篇);
16、申平城市上空的乌鸦(外一篇);
17、陈毓爱情鱼(外一篇);
18、袁炳发一把炒米(外二篇);
19、刘建超将*印(外二篇);
20、相裕亭赛花灯(外三篇);
21、周海亮江南好(外二篇);
22、刘斌立转场的哈萨克(外三篇);
23、游睿王的疼痛(外三篇);
24、我喜欢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申弓卷;
25、我喜欢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魏继新卷;
26、我喜欢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奎山卷;
2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徐慧芬卷;
2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刘国芳卷;
2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许行卷;
3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滕刚卷;
3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汝荣兴卷;
3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曾颖卷;
3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杨晓敏卷
3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尹全生卷;
3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芦芙荭卷;
36、我喜欢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修祥明卷;
3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沈宏卷;
3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陈力娇卷;
3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海椿卷;
4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喊雷卷;
4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司玉笙卷;
4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马宝山卷;
4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魏永贵卷;
4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蔡楠卷;
4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张晓林卷;
4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符浩勇卷;
4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侯发山卷;
4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秦俑卷;
4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谢志强卷;
5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孙方友卷;
5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墨白卷;
5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陈永林卷;
5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朵拉卷;
5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吴金良卷;
5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何百源卷;
5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戴希卷;
5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高*卷;
5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杨小凡卷;
5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赵文辉卷;
6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培静卷;
6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侯德云卷;
6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杨轻抒卷;
6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建国卷;
6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琼华卷;
6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吴万夫卷;
6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闵凡利卷;
6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刘志学卷;
6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曾平卷;
6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许锋卷;
7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孝谦卷;
7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奚同发卷;
7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李伶伶卷;
7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赵明宇卷;
7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马新亭卷;
7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陈敏卷;
7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非鱼卷;
7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朱雅娟卷;
7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宗利华卷;
7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周波卷;
8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安谅卷;
8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夏阳卷;
8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邓洪卫卷;
8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黎紫书卷;
8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白旭初卷;
8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李立泰卷;
8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戴涛卷;
8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高海涛卷;
8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练建安卷;
8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劳马卷
90、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大解卷
91、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王往卷
92、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安勇卷
93、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赵新卷
94、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胥得意卷
95、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刘立勤卷
96、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江岸卷
97、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闫耀明卷
98、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吕啸天卷
99、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田洪波卷
、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陈振林卷
、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刘正权卷
二、其它文章:
1、微小说的故事创意与文学叙述——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获奖作品述评;
2、醉里温江乡音好;
3、现代文阅读:《生命是美丽的》几张试卷题(附原文、评论及答案);
4、温江在加拿大种了一棵枫树;
5、红樱桃(原文及教科书修改稿对照、评论)
三、文艺信息:
1、“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吕骑铧书法作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