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金老试
第2季第2集S2E2
我们先来心平气和地做个算数题:
Q:一个火锅分子的分子量是34.08,相对密度1.19,在空气中我们预设占比空间是1nm2,一件cm身高(M码)衣服的布料为cm×cm,请问这件衣服上会吸附多少火锅气味分子?
A(来自一枚理科直男网友的飞速解答):
1cm2=10?nm2
cm×cm=1.×10?cm2
所以一件衣服上吸附的火锅味分子就是:
1.×10?(cm2)×10?(nm2)=000000(个)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感觉此刻鼻腔里都喷涌着火锅的气味分子……想要立刻“闻到”比这个数目还要翻倍的浓郁火锅味吗?立刻打开视频。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年前,IBM是卖考勤机的;50年前,IBM是卖服务器的;而20年前,IBM的产品种类就已经很多,于是IBM换了一种对产品的概括讲法,也换了一种产品策略。今天我们会听到IBM在谈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或者智慧地球,这里面的根本含义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功能。
对于像IBM这样的企业,用户不再关心其旗下有几百种或者几千种产品,而是关心它们加在一起能做什么。
有人说,如果有一天,隔壁包子店的鲜花生意异常火爆。你大可不必为此惊讶,因为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
可口可乐×安踏大白兔奶糖×气味图书馆KAWS×优衣库在跨界时代里,产品本身的物质形态不再重要了,完成一项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可能需要很多种产品的组合。
跨界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属于用户体验的时代,它意味着“没有边界,无处不在”。近几年在中国,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跨界联名的案例,也成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的一大营销趋势。比如:小龙坎、冷酸灵、江小白、泸州老窖、蒙牛……这些品牌都在不断挖消费群体的喜好,颠覆大众对于品牌的固有认知。
于是,很多人也都在好奇,这些看起来五花八门的跨界产品对于用户而言,真的是制造惊喜的干货,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噱头?
今天,金老试就选择了几个最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跨界产品,为大家开箱评测。在揭晓这些产品真容之前,让我们先来聊聊火锅以及……火锅味。
在最受欢迎的饮食品类里,火锅无疑能排进Top5,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每一家味道都差不多的火锅,在人群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
火锅和其他的食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似乎天生就有故事性:不打烊的夜晚、倒不完的白酒、热气升腾的江湖气、坐满人的大圆桌、永远嘈杂热闹的环境、聊不完的话题……火锅像一个性格鲜明但又不带偏见的老朋友、老听众,倾听也参与着饮食男女的生活和理想故事,烟火气十足。
但是重油重辣的味道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接受的。尤其是吃完火锅那一身火锅味,也已经快成为与榴莲和螺蛳粉媲美的世纪难题之一。有网友还曾特意分享过祛除火锅味的研究和攻略,大约有这些:
“隔绝法——穿雨衣吃火锅”
“混淆法——点香薰吃火锅、吃火锅时吃榴莲”
“吹风法——用电吹风、吹风帽之类的神器吃火锅”
“吸收法——把吸味竹炭摆着吃火锅”
最终,该网友得出的结论是,想要衣服没有火锅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穿衣服”吃火锅??
金老试借着敬业拍摄(想吃火锅)的契机,决定换一个视角来解决一下这个世纪难题。那就是——与它和解,与它共生,让火锅味成为一种时尚(来得更猛烈些)。
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是我们开启世界另一道门的钥匙,永不停歇的探索让我们发现在太平洋洄游的冰见寒鰤鱼,在大洋洲昼伏夜出的澳洲龙虾,在黑汉中与树根共生的法国松露,以及……与全时尚界为敌,非要做成香薰的火锅。
自此,在跨界营销的脑洞之下,那身令人绝望的满身火锅味,是否会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对生活充满好奇、敢于尝试和冒险的人群的标榜?
实际上,在香薰领域,跨界的案例不胜枚举,早已经是千滋百味。肯德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