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月,王老吉还推出了火锅烧烤食材品牌——“王老吉小吉锅派”。
如今,凉茶巨头频频切入火锅烧烤食材、啤酒、白酒领域,这是怎么回事?王老吉频频布局餐饮,用意又何在?
0
王老吉业绩下降
布局餐饮求第二发展曲线
王老吉属于上市公司白云山(.SH)旗下。根据白云山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6.74亿元,同比下降5.05%;实现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8.58%。
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王老吉所在的“大健康”板块年营收78.59亿元,同比下降25%,这样的下降幅度确实有点大。
压力之下,自然需要找出第二发展曲线,无疑零售+餐饮是最理想的出路。
年,王老吉草本新茶首店开业时曾豪言,到年时至少开出家店。但截止目前,王老吉草本新茶官微披露的门店数量,仍然只有80+家,且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为主的广东地区。产品自身的特质和食用场景成为王老吉草本新茶限缩在广东市场的主因。也许是看到了这一品牌“病根”,年,原王老吉把“王老吉现制凉茶”改名为“王老吉草本新茶”,同时在产品线上进行了升级。卖凉茶的同时也卖奶茶,完成了从“现泡凉茶”到“新茶饮”的转型,力求以新的形象和定位迎合年轻客群。但全新定位、重装上阵后的王老吉草本新茶,市场也仍然不明朗。除了更名和增加了部分产品外,王老吉草本新茶不论是先入为主的视觉形象,还是主打产品,都延续了“王老吉现制凉茶”养生凉茶的原有定位,“换汤不换药”。年,新茶饮市场早已一片红海,华南地区更是“重灾区”。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年,王老吉凉茶的大本营——广州市拥有家奶茶店,全国第一;每千人拥有奶茶店为.27,全国第一;在6个茶饮门店过万的城市中,华南就占2个。王老吉草本新茶在一片深红海中游泳,生存难度可想而知。既然东边不亮,就看西边了!年0月,王老吉又推出了火锅烧烤食材品牌——“王老吉小吉锅派”。
据了解,王老吉小吉锅派是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餐饮公司联合小吉锅派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总部设在郑州,品牌以“线下门店+线上商城”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火锅烧烤食材的采购平台。受疫情影响,火锅食材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年一年就新增近家火锅食材相关企业,同比增加26%,赛道拥挤可见一斑。其实早在年0月,小吉锅派推向市场时,火锅食材的战事就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从门店数量上看,头部企业早已在优质市场完成了跑马圈地,锅圈食汇以家数量遥遥领先,懒熊火锅也超过了家。在资本市场上,锅圈食汇已经完成成立以来的第五次融资,过去一年多累计融资近30亿人民币;懒熊火锅也融资过亿。大品牌已经“有粮心里不慌”,建立了品牌和供应链优势,头部效应明显。对于小吉锅派这样的新入局者来说,竞争壁垒越来越高。小吉锅派官方曾提出了“百千万”的宏大计划:即在年建立超过家以上的“城市运营中心”,个“核心示范店”,和0个以上的“社区创业店”。并在5年开出上万家门店,覆盖全国80%的县级市场年营业收入突破00亿。但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小吉锅派已签约的加盟商以江苏、河南省的三四线城市为主,但春节过后,至今未有新签约加盟商信息更新,品牌在招商上的进展或许并不乐观。此外,王老吉甚至做起了品牌授权的生意,不负责门店的任何管理,上个月在广州开业的王老吉吉卤堂就是一个例子。吉卤堂主打卤味、小吃的集合店,虽然打着王老吉的招牌,但并非王老吉餐饮公司所创,而是集团将招牌授权给了其他公司创立的,王老吉不参与门店运营管理,也不参与任何供应链的建设。凉茶、火锅食材、热卤,哪个热门做哪个,各品类之间毫无章法。缺少供应链在底层的支撑,王老吉在餐饮上的布局再多,也都只能是浅尝辄止。02
餐饮出师不利
又转战酒类市场?
近年来凉茶这一细分领域已面临天花板,行业发展逼近极限,很难再有大幅增长,而餐饮又出师不利,至少目前还不明朗。
此番王老吉啤酒闪亮登场糖酒会,意味着要开辟啤酒新战场。
有意思的是,王老吉宣称它是“健康啤酒革命性产品”,标榜“纯正德国技术,原生态,更好喝,更健康”。王老吉啤酒专门申请了一个“吉啤”商标,由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年9月申请注册,但是至今没有注册成功,目前仍处于“驳回复审”阶段。
天眼查APP显示,含“吉啤”名字的公司已有多家,分别位于广东、黑龙江等地,有的以啤酒生产、经营为主,有的经营则与啤酒无关。
目前王老吉啤酒的包装形式主要为罐装和瓶装,净含量在毫升-毫升之间,瓶装精酿零售价为8元-5元每瓶,罐装分原浆和精酿,每罐零售价基本都在0元以上,其价格定位区间较高。
在各种招商宣传语中,这款王老吉啤酒都提及由广药集团出品。但奇怪的是,在广药集团、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