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按: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公号常常推送陈琪莹的系列文章,她是野兽看到的真正掌握了鲁道夫·史坦纳开创的人智学精髓的华人学者。我自己也是边读边分享给诸位野兽的朋友们,毕竟分享是宝瓶时代最大的美德。
延伸阅读
誠實(honesty)
陈琪莹
免疫力(immunity)
陈琪莹
太陽(TheSun)
陈琪莹
聖誕樹的神秘(學)意義
陈琪莹
聖誕的禮獻:我們的內在,也有基督降生
传染病是一种集体业力的需要
陈琪莹
阿卡西檔案(AkashicRecords)
陈琪莹
关于细菌和病*
陈琪莹
關於性濫交
陈琪莹
寫給離婚∕失婚的單親女性
陈琪莹
唯物主义者會遭遇到的三重危險
陈琪莹
對於配偶∕伴侶外遇該如何寬恕?
陈琪莹
婚姻(制度)
陈琪莹
人工授精和生產與陣痛
陈琪莹
人的本質與重要靈性力量的影響
陈琪莹
面對與了解「命運」的先決觀點
陈琪莹
思想·意志·情感和人类意识
陈琪莹
靈性
陈琪莹
冥想∕沉思(Meditation)時要避免的危险
陈琪莹
作者:陈琪莹
时间:年8月26日
香水與香氛∕香氣
植物的香氛∕香氣其實是物質當中最靈性的,物質中最靈性的部分就在植物的香氛——而植物最內在的本質也是香氛,香氛是植物內在收藏的太陽。
補充說明:植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從宇宙的呼吸、鼻息而來;植物是宇宙呼吸的具體化∕具體呈現。
當我們使用著植物的香氛,就要認識到植物已然將內在的陽光完全貢獻給了我們。植物的特性,也在植物眼中詮釋的陽光裡;使用植物香氛,我們也讓自己學習著親近、模仿植物的特性。
事實上,當靈性∕靈質最迫近物質性、地球性的當下,會讓身為人類的我們吸嗅到香氛或氣味。香氛或氣味是一種自然現象。
只要是物質(性)(的)存在,都有氣味。以科學性的論述,氣味是物質在氣態上的擴散∕發散,氣味被囚禁在物質裡等待逃跑,在固態物質之中被醞釀、準備揮發成氣態——物質當中存有可以蒸發的氣態,來吸引某些(力量)靠近。但事實上,「物質狀態∕固態」只是「存在(being)」的神龕,「存在」本身給出氣味,「存在」本身就是「氣態」——礦物有礦物的氣味、植物有植物的氣味、動物有動物的氣味、人的每個種族、每個個體也都有各自的氣味;但不同的存在,在嗅覺的敏感度上也不同。嗅覺強弱有著環境中的「相對性」與「比較性」。
補充說明一:狗是「完全『嗅覺』器官」的存在。狗非常靈敏於氣味上的蛛絲馬跡,狗的腦也都嗅覺性地運作著,狗的整個腦部都是鼻子,狗是嗅覺腦;人類的嗅覺腦轉化成了智性腦,人腦從嗅覺器官轉成了思考器官——人擁有智性判斷,可以理解事物;狗不能理解事物,只能聞出∕嗅出事物。不過,人類所有的思想,都是質變之前的宇宙氣味。人之所以依賴香氛,也是為了要形成思想。
補充說明二:魚類彷彿沒有嗅覺,魚接受太陽的照耀來幻化出自己的色彩,魚用自身的色彩反映著它接受到的太陽——事實上,魚類嗅聞著整個宇宙(包括星辰與光線),來協調自己;魚類聞到了整個宇宙。而這,也是植物界的狀況,植物界讓自己聞到整個宇宙,所以整株植物、整朵花也都是鼻子。
舉例說明:吸菸或酗酒的人,可能聞不出自己帶著這些癮頭的氣味,但是懷孕中的婦女,往往對一丁點這些氣味,都會噁心、嘔吐、過敏,即使吸菸或酗酒的人只是經過同一個空間,並未久留。
健康的香氛是靈性對地球的愛。但正如靈性也分善惡,植物性的香氛也有「光亮性」的與「黑暗性」的:「光亮性」的香氛清明、高揚、獨立、溫和、愉悅、活潑,親近太陽;「黑暗性」的香氛昏濁、遲沉、依賴、滯重、香甜、進犯性強,親近月亮——「光亮性」的香氛讓人清醒,「黑暗性」的香氛誘人沉睡。
補充說明:對某些生物,太陽、月亮、星星是被聞到,而不是被看到的;太陽、月亮也有自己的味道(因為月亮攸關生殖與黑暗,其實月亮本身的氣味並不如受月亮力強烈影響的花朵味道來的香甜;相反地,有些難聞)。
但是自然界所有的錯誤、醜陋與敗筆,也是對我們存在上能更堅定的試煉;當我們能夠抵抗、抵擋,才能真實穿越。所以「黑暗性」存在,也是為了讓我們看見自己對「光亮性」有多大的勇氣與嚮往。
植物呼出的香氛,其實是植物吸入的宇宙——植物是已然「地球化」了的嗅覺器官,而且非常敏慧;當我們走入了植物界,我們其實走入了長滿「鼻子」的地球,蓊鬱的植物是地球無數的鼻子。人雖然擁有嗅覺,但卻是非常粗糙、原始的嗅覺,無法如同植物鋒銳到可以聞遍整個宇宙。植物盛放的花朵是對宇宙、世界的呼吸,花朵是植物非常細緻的鼻孔;葉片是對宇宙、世界的品嘗,葉片是植物的舌頭、味蕾;根部是對宇宙、世界的看見,根部是植物的眼睛。植物擁有的感官,人類都有,但人類有的卻是弱化的版本;植物活在整個宇宙裡,人因為感官鈍化,幫助了自己某程度從宇宙脫離。也因為這層緣故,氣味必須非常強烈,才有辦法讓人感受到,但是對於其他層界,這種氣味強烈到形同「窒息」或「死亡」。
補充說明:動、植物在所有感官上都比我們人類敏感、先進而發展,每一種動、植物雖然通常只擅長一種感官,但卻是表現非常優異的感官;人擁有所有的感官,但卻是被剝奪掉能力的感官,所以人是由植物界、動物界「退化」而來的。這也是達爾文演化論的漏洞。人之中,進化也退化,但許多在人之上的退化,也是要讓人擺脫多餘的感官干擾,練習真正的「自由」。
只有真正進入宇宙與地球的植物,才能健康地芬芳。我們因此能在植物這樣的香氣裡,遇見天堂。
補充說明:當植物能正確地回應著宇宙的氣味,就能把自己變成∕長成一株芬芳。花朵的色彩來自日月,花朵的芳香來自行星:只有太陽(日光)、反射的太陽(月光)出現,碰觸了植物,花朵才能保留住自己真實的色彩;只有當花朵聞出了行星的運行,才能保留住自己真實的芳香。
不同的人種,居住在不同的區域,也有不同的氣味,那是因為地球上每塊區域也接受著不同的宇宙力量,特別是不同行星的影響:金星力量∕光芒特別影響著亞洲的土壤,土星影響著美洲,火星影響著非洲。這些行星力量讓各洲的岩石組成、山脈、土壤都有不同的特性,也因此連帶影響當中居民內在的「『植物性』本質」,而人的「『植物性』本質」造就了民族性的特殊氣味。人的「『植物性』本質」會將自己的氣味向當地原生植物的氣味看齊,讓人的氣味不至於在環境中過於突兀,人種會將自己的氣味協調於所在環境中的植物界。氣味有群聚性,氣味幫助人的社交化。
補充說明:每個人的內在,都有礦物性、植物性、動物性與人的本質。礦物當中也有植物性,動物當中也有植物性。事物是否能自然地產生氣味,端看它當中「植物性的本質」能讓它感知到多少宇宙(靈性)的氣味;氣味是事物內在的「植物性」對宇宙氣味的接受與反映。
人體的外激素∕費洛蒙(pheromone)就是天然的香水,告訴著周圍關於你的一切。腺體的分泌與汗水都是乙太體的排泄,當乙太體出了狀況,汗液與外激素自然難聞,因為你的乙太體無法正確處理有機作用的細節。
香水是人造的幸福感:香水魅惑著心智,欺騙著嗅覺,讓人以為掌握到了什麼平常「難以掌握」的,而誤以為自己捕捉到了(虛幻的)幸福;香水讓人陶醉、沉迷在刻意卻短暫的「幸福感」之中。香水是氣味上刻意的掩飾與隱瞞。
香水從來都是欺騙,香水讓意識陷入作夢,才有「擺佈」與「成功『掩飾』」的能力。使用香水,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徵,必須仰賴外力來提升自己的魅力,讓平常無法被(外在)矚目、注視的自己也能擁有被矚目、注視的片刻;其實所有的化妝,都是同理,都在膨脹著自己卑微的存在感。
自然的體香其實會是舒服的,能激起彼此想近距離接觸的慾望。健康的體香能促成肌膚上的親暱與分享,給出基礎的安全感。嬰兒會以淡淡的乳香吸引母親的眷戀與照顧,母親也會以穩實的體香吸引嬰兒探索與觸碰;這是香水仿製不來的關係上的親密。
香水只能模仿動物性、或非常動物性的植物性,因為香水必須「誘惑」。誘惑無法發生在乙太層面,誘惑必須煽動星芒。花朵是植物中最親近宇宙星芒性的部分,花朵也模仿著星芒、內化著星芒,而動物之內的星芒植入就在生殖系統;所以香水多從動物性腺、生殖器官的分泌或花朵調製而來。
補充說明:動物的集體心*(groupsoul)會以氣味分泌標識自己種類獨特的星芒性,動物因氣味聚集、生活在一起。
單方植物的力量,比較集中而純粹;但香水牽涉到前、中、後調,必須複方,必須攙混、調和,因而抵銷掉原本單方該有的純粹力量,成為一種氣味上的含混、模糊。
真正、自然的氣味,不會一成不變,因為氣味也是一種乙太、一種生命性,氣味有自己的律動與週期;即使同一個人,因為環境因子變化,氣味也會因時因地而有微妙的差異。
香味不應該被營利企業掌控,香味應該是一種自然的牽引與配對。香水工業操縱了人的嗅覺,藉由挑戰正常嗅覺的閾值,讓鼻子不再滿足於平常,讓鼻子因一再追求濃郁與變化而迷失了自己。
補充說明:香水製造侵犯了自然乙太的領域,也是阿里曼的作用力。
鼻子必須靈敏於危險,才能幫助我們建立基礎的道德與道德判斷;如果鼻子一味追求稀有、難得,鼻子就不再為人類的道德服務,而是為了人類的貪婪服務。
香水是一種刻意安排、人為的、造作的吸引,但這樣吸引來的,往往不是你真心想要吸引的;相信你自己的魅力。魅力來自於你的力量,也來自於你的自信——真正的你才是自己最好的香氛∕香水!
作者:陈琪莹
时间:年12月27日
人的身質四體韻律應用的原則(增修重放)
自我體:24小時--日的韻律。
星芒體:7日--週的韻律。
乙太體:28(7x4)日--月的韻律。
物質體:女性(10x7x4/懷孕足月/十個滿月的週期);男性(12x7x4/十二個滿月的週期)--年的韻律。
其實,自我體本質上是沒有時間週期的,可以即時;但為了進入物質界,它必須學習調整自己,跟隨地球自轉一周的規律(24小時)。
「七」是生命體內在完整一輪的週期數字,含有開啟的意思。星芒體對「七」是敏感的,因為最貼近我們的就是太陽系的七大星體,我們內在臟腑就有七大行星的力量。
乙太體需要環境導流,深受日、月影響;而月亮又與水乙太大大相關。人體內水幾乎參與了所有的有機作用,地球也是很多水乙太的星球,水是地球的血液循環系統;所以,月亮有能力主導乙太的全部,乙太的週期一定得尊重到月亮。
女性最重要的就是繁衍力/生育力。女性孕育下一代,必須運用水乙太來抵抗地心引力,讓胎兒完全充斥在宇宙的影響力之中,所以女性週期深深被月亮左右。男性被太陽力的數字「12」吸引,雖然男性陽剛,但男性之內也有女性,就如同女性之內也有男性一樣;陰陽相交,所以日、月對男性週期等同重要。
補充說明:男性也有月經現象,只是這種週期起伏表現在星芒體的情緒上。
教育學習、身體調整、治療都可以應用這樣的韻律規則來進行。舉例來說,如果要以食療或藥引教導個人的乙太體,就要至少以一個(月亮)月為基本運作單位,或者以一個(月亮)月的倍數作為治療或教育期。以此類推。
作者:陈琪莹
时间:年9月15日
思想(Thinking)
思想從來都是過去——思想必須成形,否則無以架構;思想必須架構、形成自己,但架構本身就是一種「既成」、「已完成」,架構的過程存在於過去式,現在看到的架構只是物質性的軀殼/屍體——思想其實把遇到的一切推向結論與靜止。
思想需要「『內在』極度的『同感』」與「對『外在』極度的『反感』」——「內在的同感」讓思想形成,「對外在的反感」讓思想成形——內在若產生反感就無以讓人確立思想。
思想要的是「完成」與「盡可能的完整」,所以思想需要「固定」與「蒐羅/積累」,然而「完成」、「完整」本身就是死亡。
思想需要嚴謹、確定,所以思想從來無法活潑;認識與覺知(當下的情感)參與了,思想才有活潑的能力,思想本身沒有。
思想要的是堆疊與積累:堆疊才有架構,積累才有份量,所以思想也會龐大。
因為思想龐大與沉重,思想可以為人類帶來理性與鎮定,卻無法帶來自由。自由無法被任何觀念與事物綁架;一旦綁架,自由將不再是「『自』『由』」。
思想讓文明有今天的高度,卻也讓人迷失、沉陷、紊亂在既有的框構裡,很難有爬出來的能力。
思想也有讓人成癮的特性:當你過度思想,你其實沒有真實活在當下,你用「過去」排遣著「現在」(的自己)——你以「活在過去」逃避著你的現在,你因此不必面對「『現』(下)(的)(存)『在』」。思想讓你無法在當下真實。
思想總帶著判斷,所以思想中沒有客觀,永遠主觀。當你被思想、主觀捆縛,你與外在唯一的關係,就是思想,思想成為了你的內在與外在,你因此失去了與其他外在真實的關係,你沒有關係;也因此,你無法進入對事物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傾聽,需要放掉既成的思想。
思想某程度確立也鞏固著自己與自我,思想幫我們走向某種行動上的節制、抑制與權衡,雖則思想同時造就了某些自我上的封閉、攫取與貪婪。
思想,靠意志打破,靠情感調和。
意志(Willing)
意志中永遠有衝突:意志不滿於現狀,意志是對現狀的質疑與挑戰。意志企圖改變。
因為意志永遠衝突,所以必須以力量、行動配套。意志是極度、極端的反感,是對思想的反動。
意志是「將『內在(的)存在、外在(的)不存在』推向『內在(的)不存在、外在(的)存在』的動力」。意志解構現狀。
意志最先要突破的,就是自己、就在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突破、不允許突破,外在就什麼都不可能發生。
意志是靈性生命在時間軸上朝向未來的顯化。
意志是種子,把力量推向開展、生根、發芽。意志提供了生命可能性。
意志讓我們指向了未來,放大了現在:意志存在於未來,意志也讓我們傾向未來。如果不是存在著對未來圖像的嚮往,我們不會把自己推入現在的行動之中。
未來已先存在,我們才能被意志驅動,在「現在」一點一滴實現出「未來」。然而物質實相中,「未來」卻永遠「不能來」,但「不能來」並不代表「不存在」。
意志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現在,因為著未來而存在,也因為著未來而產生當下的意義。
情感(Feeling)
情感可以跨越多重性的次元,但真正情感的作用還是在於「對環境的『互動』與『交換』」;情感在同感、反感中波動、起伏。
因為情感,我們可以無時無刻不以外在更新、更動我們的內在。
同感讓我們進入世界、擁抱世界,我們與宇宙同在;反感讓我們離開世界、隔絕世界,我們與自己一起。
因為情感,我可以展放自己進入世界,以春夏的恣意與盛放;也因為情感,我可以凝斂世界進入自己,以秋冬的沉潛與回歸——因世界,我們進入了變化與成長;也因自己,我們回到了收斂與整理。
情感讓我們可以深入世界外在性的繽紛,同時也可以回到自己內在性的沉靜——情感是一種呼吸與節律作用。
情感讓我們進入世界之中的自己,也進入自己之中的世界。
情感,可以周緣,也可以中心。因為情感,宇宙即我,我即宇宙。
作者:陈琪莹
时间:年2月18日
人類意識
意識也是必須經歷演化的;事實上,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們現在的意識狀態,之前未曾存在,意識在歷史進程裡逐漸成為目前的狀態。
客觀性的意識必須把感官轉離自己、朝向外在,這是如白天般清醒的意識狀態。當感官轉向外在世界,我們才能感受、觀察外在物件;我們因此將自身形成能夠「『反射』外在的『受器』」——「抽離出自己」,需要更高於我們目前層次的力量介入,否則無以完成。
現在的人類正處於演化的中間階段。而要更清楚我們自身的位置,我們必須在向前的同時也學會後退:抽離目前處境,我們才能客觀觀覽全局。離開現狀,我們才有看得更遠的能力,而不會受制於當前條件。
人類的意識發展,依循著內在性「7」的法則,得經歷七個必須的階段。
1.蒙昧、黑暗時期∕古土星期的意識:宇宙性的意識與知識,能被捕捉,卻無從記憶。近似目前心理學上定義的「深度『恍神/出神』狀態」,是目前礦物界的意識——能經驗著我們目前經驗不到的,卻是宇宙共通性的遠古故事。
2.睡眠時期∕古太陽期的意識:睡眠雖然昏昧,但比無知清醒。古太陽期的人類一直在持續著的睡眠之中,這是目前植物界的意識。植物中斷不了自己的睡眠,植物經驗著恆久的睡眠。
3.圖像式的意識時期∕古月亮期的意識:作夢般的意識,是夢境的回音。夢般的意識紊亂、顛倒,卻反映著宇宙內在的秩序。「夢」是傑出的象徵與隱喻——夢境意識能告訴、提醒你外在作動、發生了些什麼,卻以更深的寓意。外在事件在醒時意識中展現為「事實」,在夢境意識中卻成為了「象徵」。夢中意識裡,所有事件、時間,同時發生,「夢」顛覆了時間——夢並不依循一般世界的法則與限制,夢是一種時間上的重新安排與創造。「夢」被現代人「內在性」與「外在性」地夢著:夢也如此象徵著所有事件的可能性。但古月亮期的人類除了完全生活在如夢境般的圖像裡,也能同時表達出自己的真實狀況。
舉例來說,當時的色彩並不固定在物質實相上,而是一種自在流動,擦染著空間;色彩並不抓住物質。那時的人類無法出發、抵達,無法進行距離上的離合。色彩也無法被感官感知。人類以浮現在眼前的影像,彼此相遇,這一切以「同感—反感」瞬間作用著。
在古月亮期,我們看不到一粒鹽的色彩、質地,而是鹽的影像自由地漂浮著,但那圖像會讓我們知道鹽對我們是實用的、是我們生命所需的。那時的意識完全地圖像性,充滿著流動的色彩與形式,但沒有任何會被固定。意識指涉著周圍正在發生著的所有事物。那時,如果要擁有獨立而個別的心*,對人而言,是太冒險而危險的,所以人的心*本質,必須與外在一起。這也是目前動物界的意識狀態。動物以「『外在』於自己的心*」,集體性地在超越物質的層界作用著,並個體性地在物質的層界完全夢般地處於當下。
4.白晝般清醒的意識時期∕地球期的意識:雖然人進化入地球時期,但意識與生理結構上仍保留著古月亮期的遺緒。那時的意識狀態,形成我們晚夜的夢(境);我們一些構造上也保留了一些看似毫無作用的肌肉,比如:耳朵附近的肌肉群,在古月亮期,人的耳朵可以運用意志力轉動方向。
人體所有的結構都有目的,有的看來無用,只是現在彷彿無用,但以前曾用或未來將用。第四期的人類意識中,曾在第三期的二度空間中漂浮不定的色彩,因為三度空間出現,而開始有鋪覆在物體表面的能力,開始形成所謂的「介面」,「形式」因此得以出現;我們的意識也因此開始固著於物體,開始具象,開始清晰、清醒。
補充說明一:動物在靈性上有比科學歸類更真實的分類:「可由『內在』發聲的」與「緘默的」。有些低等動物(青蛙,蛇)也能發出聲響,但是卻是機械性的聲響,如:摩擦、震動等等,這並非發自「內在」的聲音。
「發自『內在』的聲音」是能「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但只要是動物,意識就在圖像式的狀態,視覺上並不一定會呈現形式,有時反而以「同感—反感」的印象表達;比如螃蟹,螃蟹看到印象,而非形體。
補充說明二:人的身體會隨著不同時期,一直累加不同的身質/身體層次——人的物質體,始於古土星期;乙太體,始於古太陽期;星芒體,始於古月亮期;自我體,始於地球期。但新加入的身質/身體,會對之前已存在的身質/身體加工,因此改變原先人類身體的形式,因此身體構造會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複雜。
所以,相較之下,最早出現的身質/身體,被加工地最完美;最晚出現的身質/身體,因為目前缺乏可以對它加工的高一層力量,所以相對上粗糙而幼稚。人體身質的成熟度:物質體乙太體星芒體自我體。
古土星期人類的物質體非常簡單,因為沒有乙太體滲透交織,無法形成血液,神經與腺體,器官都是初胚形式——只知道要成為器官,卻無從形成。人的感官與器官,都在古土星期開始預備;例如:喉嚨,古土星期的人類有喉嚨,卻無法發聲;到了古月亮期,人類只能發出無法成音的聲音或嗚咽……。
古太陽期,乙太體加入了物質體,器官才得以演繹並精緻化,器官從最原始的生命、營養、生長與排泄,開始走向更細緻的分化。古月亮期,星芒體加入了前兩個身質,開始了人類神經系統的結構,人於是有能力開始夢般的意識狀態,也預備了地球期人類腦部該有的配置與構造。人的意識開始圖像化,走向客觀,也激勵了人從內在產生對外在的(情感)表達;從而讓人體有發展出血液的衝動與需要,自我體因此得以有機會在地球期進入人體。
所以,人的器官,是被整個宇宙所促成的,人絕對無法自外於宇宙。人類的腺體、生殖、營養器官被乙太體形成;神經系統被星芒體形成;血液被自我體形成。(缺鐵性)貧血其實是血液無法維持清醒的自我意識,而常常落入月亮性的幽暗意識裡。月亮有陰晴圓缺,無法一直維持在固定滿月的狀態,就是因為月亮沒有一直保持清醒的能力。如果要完全反射外在,自己的意識就要進入沉睡或作夢,不能太有自己;太有自己,反射不了外在,而這樣的反射也不夠忠實。
5.超自然意識∕神識狀態(靈媒式的神識狀態)時期∕新木星期的意識:白晝與夜晚意識並存,不僅有現在肉眼可見、外在的清醒,也能看到內在性的心*,如:氣宇∕氛圍(aura)的色彩性流散與聚合。對所有存在,有一種心*性的意識與了然。而屆時人類的這種能力,將發展至完全自主且自由。
6.靈感式∕天啟式的意識狀態時期∕新金星期的意識:可以看見並深入所有存在的內在與本質。這是開悟者的意識狀態(低層靈性界的意識),能傾聽到萬物的本質,不再執著於外相。個體是整體之中的音符,和諧成為一體的宇宙。這時存在於金星的人類,將有能力再度傾聽並懂得遠古(古太陽期)宇宙中洪鐘般的聲音與反響,以非常幽微的敏銳度。
7.靈性意識時期∕火神星(Vulcan)期的意識:人類所能抵達的、最高階的宇宙性意識(高層靈性界的意識);人類將不只關注於自己所在的行星,還能關切到整個圍繞著的宇宙,就如初始的古土星期意識,知道「萬源同體」,「一切即『一』」。在古土星期,這種認知雖與生俱來,卻黯淡不明,是因為原生而相信,不是真實的相信。第七期的意識,這將成為人類清楚的相信,不再被「與生俱來」(的條件)所左右。
文義補充說明:太陽系所有的星體,看似個別,卻是一個完整的星體存在。以淺顯、偷懶的說法:太陽也是地球,月亮也是地球,所有太陽系的天體都是地球;地球是太陽,地球是月亮,地球也是太陽系的其他星體。地球曾經轉世為古土星、古太陽、古月亮,只是現在這一世,它的名字是「地球」。地球也將轉世為新木星、新金星、新火神星。地球是太陽系,太陽系也是地球。
以上七階是人類意識期待在這次宇宙中走完的旅程。所有星體的誕生、轉生,也是為了配合並創造最適合人類意識演化的環境。我們人類意識的演化,是多麼被宇宙所眷顧,又是多麼被宇宙所祝福!
野兽电台第二十二期:漫谈人类图
延伸阅读
什么是占星预测的根本?
斯蒂芬·福里斯特
给占星初学者的话:如何学占星
聆宇占星
你我
从天马座的青铜圣斗士到射手座的*金圣斗士
初学者常见问题一网打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最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占星课
行星與八正道的關係
陈琪莹
揭示人的奥秘
胡因梦
新的一年,我们都将经历水瓶座能量的洗礼,重新探索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为自己的个性表达寻找新的边界与定义。土星与天王星四分,也会在从个人到集体的各个层面,带来规则与制度的新旧抗衡,凸显打破与重建的主题。
这一系列直播课,我们采取了新的形式,尝试以“zoom直播讲解及互动+小鹅通视频回放”的形式为大家带来连续14天、每天2小时的星象及运势解析。其中十二星座的运势解析,将被拆成12个星座专题,可分别购买。
灵*占星个案咨询|从星盘看你今生的成长功课纪念一个未曾谋面的兄弟:江绪林《野兽爱智慧》阅读·实修·转化:我的二十三本年度好书(-)
《野兽爱智慧》你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化我心为我家
《野兽爱智慧》南北交点中的太阳与月亮法则及落入各个宫位的阐释
《野兽爱智慧》踏上心灵幽径:以大爱行小事|《野兽爱智慧》深度占星学:业力与转化
《野兽爱智慧》我的前世经验:从精灵到和尚,从武僧到萨满
《野兽爱智慧》马斯洛及其之后的人本心理学
《野兽爱智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