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星王嘉尔的工作室TeamWang推出了同名街头服饰品牌,首家线下店也已在上海开业。自出道以来,王嘉尔就与Fendi、Cartier、Armani、Adidas等知名时尚品牌保持密切合作,据悉,此次品牌从筹备到推出耗时三年,创意总监和设计师都为王嘉尔本人。
王嘉尔TeamWangPAO:大家如何看待明星自己创立时尚品牌这件事?你印象最深的明星个人品牌是哪一个?
Yiling:明星创立品牌是很常见的,他们本身就有很多流量又自带商务资源,很容易实现流量变现。但我也看到不同明星做品牌的初心不同,有一部分可能真的只是去收割粉丝的购买力,这确实能挣一波快钱;当然也有明星是从创意、规划上真正在发展一个品牌。
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冠希的CLOT。陈冠希年其实就跟KevinPoon联合创办了CLOT,年开始专心做CLOT,开始正儿八经地像个国际化的潮牌,跟很多品牌去推出跨界合作款,后来甚至拿到了虎扑千万港币的投资,现在的CLOT不但开了几家Juice零售店,也成为了亚洲潮牌中少数有机会跟Nike推出联名款球鞋的品牌,我觉得陈冠希对CLOT看得很清楚,这也让他成为这么多年来都无法取代的亚洲“潮流教主”。我原本以为明星可能不太擅长讲文化层面的故事,但能感觉到CLOT确实是有自己想法的品牌。陈冠希曾经在《还记得我吗?》里这么唱道,“有人怀疑我不会做生意,我在帮Levi’s做设计,连代言都是我的”,我觉得他真的说到做到了。
Denni:我觉得很多明星做品牌是因为自身也想转型,比如不想做明星了,就像OlsenTwins在年创立TheRow的时候,其实就想找到一件完美的白色T恤衫,最开始这让我觉得挺惊讶的,我记得小时候还在Walmart买过他们的同名文具系列,怎么突然开始做极简风的高级时装了?但这两个姐妹证明她们真的是认真要做好时装,这个品牌的商业模式更像BrunelloCucinelli,不靠流行单品,而靠高级的基本款取胜。在跟年,她们还两度获得了CFDA颁发的年度女装奖。很有商业头脑的两姐妹,在TheRow之后又推出了ElizabethandJames这个品牌,做当代价位的时装。像OlsenTwins这种真正立志做品牌的明星慢慢就退居二线了,也不出席活动或是在片场抛头露面,其实蛮有魄力的。明星的能力确实是比普通人创业更强,用心去做是能做成的,不要只是贴一个自己的名字在产品上就开始贩卖影响力。
Evelyn:明星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就成了一个IP,所以前期品牌建设方面会比普通创业者快很多,而且很多明星自己也和时尚品牌有合作,很容易在这个领域立足。此外,一些明星做品牌可能是以副业的形式做准备,因为娱乐圈更新换代很快,人气可能会消失,但品牌一旦做成了就能长久。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是FentyBeauty,因为我对欧美娱乐不太感兴趣也没怎么听过她的歌,但在年成立FentyBeauty以来,一上来就是40款底霜,很快形成了所谓的“Fenty效应”,消费者希望看到每个美妆品牌都提供这么多的产品选择。在推出了SavagexFenty内衣系列、与LVMH合作的Fenty服装系列,最近的护肤品牌FentyBeauty据说已经在Ebay上炒作到了十几倍的价格。我们简直生活在一个Rihanna创造的Fenty世界里了。
PAO: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创作时代,所以电影明星或是歌星们跨行做时尚越来越普遍,他们本身就占据着很强的媒体影响力,媒体的闪光灯就聚焦在他们身上。只是说从长远来看品牌能否持久就取决于你只是贴上名字的标签还是真的有投入在做。我印象较深的是VictoriaBeckham的品牌,虽然被批判了很久,但是能感觉到服装的剪裁设计有在进步,后来还推出了美妆品牌,最近也上了天猫,我觉得她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审美,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品牌在三月就说,到年底预计将开始盈利,但现在也裁员了。据说9月的时装周还计划要找个艺术空间走秀,我确实是从一个怀疑者到现在愿意为之买单,还是很敬佩的。
PAO:有人认为明星推出品牌只是在做周边产品赚粉丝的钱,大家是否认同?
Yiling:我觉得大部分是的,人突然变红之后心态会发生改变,他会觉得自己突然很powerful,什么都可以做,比如最近TaylorSwift刚发了一个名为Folklore的新专辑,并配合着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她的中学生粉丝应该很买单,毕竟时尚离学生群体还是比较远的。KatyPerry,LadyGaga最近也在他们的官方电商推出了口罩产品,ArianaGrande跟JustinBieber合作推出的口罩,还将收入全部捐给了慈善组织,我觉得这就比较有意义,但很多明星就借势推出一个品牌,这也给了他们一种假象好像真的做得很好。所以我挺认同这个观点,大部分是在赚粉丝的钱。
Denni:对,要判断是不是在做周边,就看他的产品,服装的设计细节、配色、美妆护肤的成分等等,是不是真的和市场上现有品牌有所区别。但是可能大部分还是想赚几个月粉丝的钱,所以只做一两季就停下。我觉得这么多年来,CLOT是国内明星里比较有诚意的,也听到很多人评论他有认真在做产品,算是一个好的例子,也许能在国内市场上改变一下明星做品牌的整个氛围。
Evelyn:我觉得还是看具体情况。这让我想到一个当时颇有争议的事件,韩国明星权志龙在推出自己的品牌PEACEMINUSONE时发售过一个块的夹子,真的就像是在便利店可以买到的普通夹子,在外界看来这个东西真的只是在赚粉丝的钱。但这个善于穿Chanel夹克的韩国明星,其实早已经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styleicon了,他是有时尚sense的,他那个缺一瓣的小雏菊logo就挺有个人特色的,后来和Nike联名球鞋一出现,让小雏菊变成了权志龙的一个符号,这是超越他的名气本身的。
Yiling:针对Evelyn讲的权志龙的例子我想补充一点,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明星做的品牌是什么样,其实很反映他对自己在社会的地位上的看法。刚才提到的这个两百块的夹子在我看来非常像是当代艺术家会做的事,我过去参加艺术家艾未未的举办的一场活动时他就明确表态,很多当代艺术家很清楚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能随便做个简单的东西就成了一件作品。这个夹子就很像是KeithHaring直接画几笔就成了一幅画,所以权志龙可能就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家了。
PAO:目前来看,这些能做好品牌的明星,是本身就比较有fashionsense的,不过其实在国外,大部分的明星出来赚钱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出香水,最出名的有SarahJessicaParker,LadyGaga,Rihanna,KimKardashian等,只要一个明星红了马上有一个同名香水上市,谁不想闻起来像自己的偶像?我觉得明星做品牌,可能也是意识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有限性,他们红的时间其实比你想象中短,可能十年后就不再有人喜欢了,所以想趁着这个热度赚钱是可以理解的,不见得人人都认同这种行为,但它确实也是一种创收的方式。
第二点就是或许他们一开始没有这个意识,但是受到了品牌或是经纪人的鼓舞,觉得他们现在很红应该要出个香水或是做个品牌,然后才有了这些明星相关的产品。总之他们的职业生涯很短,做品牌可能让他们转换一下心态,也许有一天没什么戏可接,那也有其他方式去生存,时尚又是一个很娱乐化的一个产业,很容易跳过来。
PAO:从Fenty、YEEZY等来看,成功的明星个人品牌要做到破圈要做到什么?
Yiling:我觉得首先明星不要被自己的影响力光环所蒙蔽,要意识到做一个成功的品牌和人气积累不是一回事,所以他们要寻找真正有能力的合伙人加入,把控品牌的宣传、研发、商务和零售各个环节,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就像Fenty现在卖给了最懂奢侈品牌运营的LVMH集团,我相信Rihanna本人对品牌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这个品牌找了以前LouisVuitton的设计师来保证品牌足够高级,也有她合作多年的造型师JahleelWeaver参与设计来保证真实感。其次就是不要把目标受众只放在粉丝身上,眼界一定要放在更大的消费群体上,就像Evelyn说的她自己也不是歌迷但还是被Fenty打动了,这就是一个真正破圈的品牌。
Denni:嗯,我觉得产品一定要有辨识度。明星本人当然很有辨识度,可你的品牌在没有看到明星名字的情况下也能有辨识度,这样的品牌才成立。如果明星一直贩卖自己的影响力,它的品牌会一直很边缘化。我其实觉得明星可以更有创意地去做一个品牌,你也不一定要做一个服饰品牌,像Pao说的香水或是生活方式,不局限于时尚类。
Evelyn:Denni提到了辨识度,我可能是不同观点,我会更希望看到品牌调性和明星的个人风格相符。因为明星其实自己就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所以品牌风格如果和个人风格契合的话在我看来是加分点。比如KylieJenner彩妆盒上的嘴唇图案,她作为美妆博主最标志性的也就是唇妆,所以每次看到我都会想起她本人,也是一种特色。还有就是明星也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来实现破圈,YEEZY最初也是靠着Kanye在歌坛的影响力,后来和Nike这样有着庞大消费者基础的合作后成功打入了更多人视线,这也是进一步发酵影响力的办法。
PAO:我想到两个例子可以证明做得好和不好的典型。一是Madonna推出的护肤品牌MDNASkin,按理来说她自己保养得如此好,相关产品也应该大卖,结果她没有努力去运营导致品牌发展得很一般。相反,美国女演员GwenethPaltrow创办了Goop之后,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在做,以至于人们都忘了她其实还参演过《钢铁侠》等多部知名电影。因此,当你跨出明星的舒适圈去另一个领域时,要知道你有一群对手是在%投入在竞争中的,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全力以赴。其次,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只有三分钟热度,他们也非常理性,并不会因为你是明星就会选择你的品牌。而且餐饮业的人都知道“回头客”是最重要的,放在其他领域也一样,长期生存靠的是复购率。我今天可以因为你的人气买一支口红,但凡我觉得不好用下次就不会再买了,因此只靠明星效应是维持不到secondround的,商业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开云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下跌63.4%
由于COVID-19大流行导致全球商店工厂关闭和旅游业停滞,开云集团在上半年的净利润下降了63.4%,并且开云认为直到年底的收入都无法抵消损失。在截至6月30日的前三个月中,集团收入下降43.5%,至21.7亿欧元。这是开云集团有记录以来经历过最糟糕的一个季度,不过集团认为情况会在亚太地区的千禧一代和GenZ一代的带动下慢慢改善,帮助整个环境从COVID-19危机中恢复。
SalvatoreFerragamo上半年营业额下降46.6%
全球范围的封锁和游客数量的大幅下降使SalvatoreFerragamo截至6月30前六个月的销售额下降了46.6%,至3.77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下降了60.1%。不过情况利好的是SalvatoreFerragamo七月份在全球各个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有所回升。
爱马仕集团第二季度销售额大跌41%
受全球门店的关闭影响,爱马仕集团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41%,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24%至24.88亿欧元,营业利润大降53.2%至5.35亿欧元,净利润也被腰斩至3.35亿欧元。不过董事长AxelDumas在财报中表示爱马仕至今未申请政府的补贴福利也没有裁员,对集团的中长期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Prada集团上半年销售额大跌40%
Prada集团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40%至9.38亿欧元,亏损录得1.8亿欧元,净利润则为1.55亿欧元。受疫情期间门店停业影响,集团零售销售额下滑32%至8.35亿欧元,批发销售额更大降71%至9万欧元。
欧莱雅集团上半年销售额下降11.7%
欧莱雅集团上半财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1.7%至.8亿欧元,净利润亦下降21.8%至18.2亿欧元,其中,第二财季销售额下滑18.8%至58.5亿欧元。该集团表示,报告期内仅有中国市场和电商业务维持上涨,前者销售额增长17.5%,电商业务的销售额则大涨64.6%。
HeronPreston将担任Gen-G电子竞技战队的创意顾问
HeronPrestion近日受邀将担任Gen-G战队的执行品牌顾问,将为其在英雄联盟第一个赛季设计产品。Gen-G是链接美国和亚洲的领先电子竞技战队之一,拥有并运营英雄联盟,守望先锋,Valorant,NBA2K以及美国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全女性的Fortnite团队Bumble团队。Gen-G希望通过与HeronPreston的合作来扩大其影响力。在新的职位上,HeronPrestion将为战队设计限量版产品,并提供创意咨询和建议。
Nike在巴黎开设第一家欧洲HouseofInnovation门店
Nike发表声明将在本周四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79号开设其在欧洲第一家HouseofInnovation门店。门店位于四楼,占地平方英尺。该店皆在成为“数字化与沉浸式的零售之旅”,并拥有针对男女老少专门的楼层。这是继纽约,上海门店后的世界第三家HouseofInnovation。
StellaMcCartney将推出首个
眼镜系列
StellaMcCartney近日与LVMH集团控股的眼镜制造商Thélios签订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后者将为该品牌开发、制造和分销眼镜产品。据悉,首个眼镜系列会在年春季推出,设计师本人则表示该系列会延续品牌一直坚持的环保理念,其镜片将使用生物技术以将碳排放量减少40%。
Rihanna创立的护肤系列FentySkin昨日发售
由Rihanna创立的FentySkin护肤系列已于7月31日在fentys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