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扁又不硬性切割 蔡英文还在忍受扁凌迟
陈水扁一定会在历史上留名。一个人能从三级贫户变成“总统”,从“总统”变身为贪污者;能够人前高唱清廉,人后海外洗钱;能够离开民进*却依旧凌迟民进*,这样的人,绝对会是历史的教材。事实上,不只陈水扁,在他身边有关的人,都会被纪录在历史中,在这当中,现任民进*主席蔡英文的角色更为重要。蔡英文必须思考,她要如何对民进*负责,她又要如何让历史来纪录她这一段的作为。 台湾《中央》络报社评认为,蔡英文不是没有选择。她可选择与扁切割,可以选择挺扁,也可以乡愿地选择既不切割也不挺扁。每一种选择,都有它的代价,而做为领导人,责任就在于承担代价,带领群众经历痛苦,走向希望。 蔡英文事实上已放弃了挺扁,否则廉*会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蔡英文个人也多次口头表示陈水扁的所做所为有违民进*价值。蔡英文也了解,挺扁事实上就等于拿民进*做陈水扁的陪葬品。 然而,蔡英文并没有选择与扁切割。这当中,难道除了蔡英文口中所说的情感难以割舍之外,没有其它的原因吗?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什么陈水扁依旧可以在离开民进*之后,继续凌迟蔡英文?社评分析指出,由最近陈水扁与民进*的互动,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 首先,蔡英文在民进*内的支持基础,比陈水扁还要弱。毫无疑问,蔡英文因为青壮派的支持而当选,但*内的实力派依旧是陈水扁的势力,这些人无视于*的存在,仍然出现在挺扁的场合,甚至于舍*庆而去挺扁。当民进*台北市*部主委*庆林到中央*部闹场并打人时,蔡英文的表现竟然像是“忍”者龟。 社评说,蔡英文这个时候如果要与扁切割,事实上就是选择了分裂。这个选择或许痛苦,或许会让*的规模一下子缩小,但可以为*的新生累积新的动能。这是领导人应该有的担当,她应该迫使每一个人*员在是非道德与个人恩怨之间做一个选择。很可惜,蔡英文做了最容易的选择,她选择了“既不挺也不切割”的态度。 正是这样的选择,让陈水扁可以再度操弄“统独”议题,并且以这个议题要挟民进*,凌迟蔡英文。现在,陈水扁要逼民进*上街头,乃至于要和民进*一起上街头,蔡英文又能够如何呢!可以预期,陈水扁一方面为了转移弊案的焦点,一方面为了突显他对“ ”的贡献,必然会在陈云林访台期间,动员群众采取最强烈的抗议方式,甚至于出现流血的场面。到时候,是谁在控制场面呢?是陈水扁还是蔡英文? 社评希望,蔡英文想清楚,看清楚,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向陈水扁缴械。我们不能不说,没有陈水扁的民进*还没有到来,没有蔡英文的民进*已是今日的写照。难道这是蔡英文主席所要的历史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