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表论坛

首页 » 美观度 » 常识 » 李诞代言女性内衣被罚那些女性品牌广告翻车
TUhjnbcbe - 2024/12/29 12:35:00

文/伏太因

编/伏太因

李诞离婚热度刚下来,他又因为之前违法代言女性内衣广告而被政府罚款,被网友口诛笔伐。

没错,李诞代言的是女性内衣品牌。小编也纳闷着呢,你说一个大男人去代言女性内衣品牌是什么奇特的脑回路。

当然跨性别着装是个人的自由,只是我倒没看出来李诞先生有这癖好啊。难道李诞离婚的真相竟是…..

回来说这个广告的事情,我们来看下李诞的广告文案:

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的职场装备。

先不深究,李诞是怎么知道这个“装备”能让人在职场躺赢的。请问,内衣和职场有什么关系?

这是不是明摆着贬低女性?难道没有女性是热爱事业努力奋斗的?其次便是“躺赢职场”这个用词,在职场性骚扰,潜规则这种狗血新闻成为常态的今日,这种敏感轻浮的字眼,李诞能不明白意味着什么吗?

网友也纷纷质疑:

“女性不用努力穿个内衣就能驰骋职场?”“明晃晃的歧视,还以为自己有趣!”“广告词恶意太大,不想要女性客户了?”“用脑子想想这文案合理吗?女性怎么就躺赢?”

李诞他是真不懂语文吗?还是吐槽大会上多了?

依我看都不是,那些侮辱女性的广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01女性营销,频频翻车为何?

就在李诞发布这个广告不久之前,网红奶茶牌子“茶颜悦色”也因为广告语歧视女性而被迫道歉。

除此之外,茶颜悦色还推出过“官人我要”“皇家马子”,“顺求女汉子一枚”、“宽衣解带杯里来”“沐浴3-5分钟”“快享用吧”“软禁于冰箱”诸多软色情、恶俗的广告语。

还有像全棉时代的的卸妆广告、《乘风破浪的姐姐》播优思明避孕药广告、某汽车品牌的一则广告就将女性类比为“二手车”。这类令人不适的女性营销层出不穷。

这些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广告商,为何屡屡花钱找骂?是因为不想赚钱了?

究其根本,正是他们在女性身上找了太多文章了,有时候没有“拿捏好”消费女性的度,因此才会偶尔翻车。

早在年,美国女权运动家和社会改革家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书中,在“针对性别的销售”这一章节,指出商家和传媒对女性“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的固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广告中的女性在家务中找到了快乐,表现出“使用对商品、打理好家庭”,就可以成就中产阶级的自我实现,而不是接受教育或劳动。

02女性主义,广告商的营销工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将女性主义作为重要营销策略,利用不断丰富的女性形象包装广告和商品,造就了女性赋权广告如今的市场地位。这一现象源自于在数字媒介时代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

学者罗莎琳德·吉尔将当代媒体描述为后女性主义。这意味着媒体之于妇女的代表性,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后女性主义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利用并生产女性自身的情绪,要求她们接受并内化“矛盾的主体身份和解决矛盾的责任者身份”。

年,多芬公司发起了“真美运动”。该运动旨在展开一场关于美丽标准的对话,扩大美的定义。

多芬意识到,人们对美的定义有点问题,所以他们通过一系列广告营销想要传递给全世界的女性一种“自信美”。

从此,其他品牌也展开了类似的努力,催生了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称为女性广告,作为女性赋权广告的简称。

显而易见,通过对女性赋权来兜售产品的策略十分成功。近年来,主流品牌一直将女性化视为销售商品与赋予女性权力的完美结合。

然而,问题仍然在于消费者是否能够区分真假女权主义,即在广告中利用女权主义主题,是否纯粹是为了牟取暴利。

诺米·沃尔夫在《美貌的神话》中认为,这种社会控制迫使女性局限于美丽标准,使她们承受不断的压力,最终导致对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痴迷。

年,《卫报》也批评了这种现象,称“看哪!广告业曾经一心想向我们兜售性,现在却在向我们兜售它对性别歧视的厌恶。”

03消费文化在女权话语中添加消费元素

从广告大师奥德威提出“3B创意原则”中的“beauty”,传媒大亨默多克提出“3S办报原则”中的“sex”,就可以窥知把女性作为一种隐性商品肆意消费的现象早已稀松平常。

女性消费者也热衷于利用购买力选择与其价值观一致的品牌,并在数字时代更加意识到她们在影响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女性赋权广告唤起了对广告和品牌的积极态度,以及更高的购买意愿。

消费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鼓吹符号化元素从而推动消费,将消费元素隐匿的融入对女权意识的入侵过程中,提倡女性“消费即合理”。

去年三八妇女节,香奈儿(CHANEL)因文案翻车登上微博热搜,#辛芷蕾香水文案#迅速引发网友争议:不会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

消费文化在对女权进行影响的过程中,精确地找准了女性意识中的情感宣泄点,将女性一切消费化导向的需求归咎于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发泄:对时尚美丽的渴望、对爱情婚姻的向往、对男权的不满、对性别歧视的抗议

最终,金钱、品牌、时尚,一切物欲释放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逻辑和归宿。

在这条整形广告里,女性被置于橱窗之中,完全变成被男性挑选购的商品。更无语的是,这位女孩身挂“5折”的促销标签,结合海报的配文,暗示其因为相貌普通而被“降价出售”。

南京师范大学许梦点在对咪蒙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诞代言女性内衣被罚那些女性品牌广告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