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表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直播翻车照片露馅helliphe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年已经过去大半,我们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正常生活。但风雨后的彩虹,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看见。不少海外地区的疫情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各行各业正遭受着来自疫情的打击。

曾经风光无限的时尚圈,迎来了不小的冲击。从维密破产,到LVMH与蒂芙尼收购决裂。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像是一张张预示着时尚行业未来的讣告,令人绝望。

尽管前路暗淡,时尚行业的幸存者们依然坚守热爱,探索着走出困境的出路。

其实,关于对时尚圈垂垂老矣的传统体制改革,早在多年以前就被频频提出。这次疫情像是投入水中的石头,将一切暗流涌动的问题打出水面。

是否真的有必要周而复始地制造库存?是否真的需要大费周章地举办四大时装周?从业者们不得不审视自己,审视周遭的世界。

如何在困境中作出变革,成为各大品牌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拷问。

基于现实状况,大多数品牌只能将当季的新装发布会转为线上的形式展现。年的秋冬时装周也因此被戏称为“首届线上数码时装周”。

01

Dior

时尚大牌Dior今年邀请了意大利知名导演MatteoGarrone亲自指导一部名为《时装剧院》(ThéatredelaMode)的短片,作为秋冬新品的宣传广告。

这次的主题名称“ThéatredelaMode”源于一段时装界的历史故事。

年,战后的法国资源短缺,民众对高级时装的需求降低。为了给战争幸存者筹集资金,帮助复兴法国时尚业,15位世界顶尖的时装设计师汇聚一堂,举办了一场名为“ThéatredelaMode”的时装巡演。

巧手的设计师们为1/3大小的人体模特制作出件设计作品,体现当时时装界在艰难环境下,依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Dior创意总监MariaGraziaChiuri想出的立意虽好,但短片中对品牌过度自恋的意识形态,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故事的背景设立在一片静谧的童话丛林里,里面生活着大家所熟悉的神话角色。

有湖边嬉戏的美惠三女神和其他仙女

有着迷于自己水中倒影的纳喀索斯

还有湖中游动的海妖塞壬

缠绵的达芙涅和阿波罗

海后安菲特里忒

回声女神厄科

虽然片中的神话人物形态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缺少一件Dior的衣服(微笑.jpg)。

影片的开场老套地展示着巴黎裁缝精湛的传统手艺,工匠们巧夺天工地为小人模特缝制无与伦比的华美衣裳……blabla。

紧接着,两位身穿笔挺制服的Dior门童,提着一箱子花了几百小时心血的年Dior秋冬迷你高定走进了童话丛林。

每到神仙所在之处,门童就停下前进的步伐,打开箱子向他们展示来自于迪奥工坊的最新时装。

而每一位神仙,无不被箱中精彩绝伦的神秘服装所折服(连化为石像的女神都会动了,谈恋爱的都不缠绵了),深深地沉浸在时装的世界里,并换上了高贵的新衣。

从此,丛林里穿上Dior新衣的仙子们过上了快乐、富足的美好生活。

02

Balmain

尽管有些好笑,但Dior的秋冬广告还属见仁见智的范畴。那Balmain的船上大秀,当真是结结实实地向观众上演了一次大型翻车现场。

7月5日,Balmain创意总监OlivierRousteing率领一众模特及歌手、舞者来到巴黎美丽的塞纳河,上演船上时装秀。风风光光地向岸上观众展示自己高级的定制礼服,以庆祝品牌成立75周年。

作为自25岁就执掌时尚大牌的创意总监,OlivierRousteing一直很懂得怎么面向年轻人做市场营销。为了让因疫情被困在家的观众同步收看,此次发布会与TikTok联手进行线上直播。

在Instagram上拥有千万粉丝的Olivier在社交媒体上发起#BalmainSurSeine话题标签宣传造势,可以说相当卖力了。

可惜事与愿违,当所有人盛装完毕,在铺满了镜面的船板上Strikeapose不到10分钟后——直播中断了,并且再也没有恢复。当时Balmain已经在TikTok上吸引了超过1.5万名粉丝在线观看。品牌方只能在周六晚8点以重播的方式展现着场精心筹划的线上大秀了。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

这个一直标榜服装经过精工雕琢至还能世代传承的时尚高定品牌,竟然在官方流出的照片里出现了明显的接口开裂及线头!

这显然不是人们对动辄数十万欧元的高定的期待。舆论哗然,媒体惊呼高定已死(虽然已经惊呼十几年了)。

出现如此难堪的公关危机,品牌方连夜修图删帖。不仅还你漂亮做工,还悄悄地加上了blingbling特效。

现场翻车的Look在网络的世界里依然璀璨,只是当时精彩的抓马再难检索。

正如OlivierRousteing在秀前的说明中所说,“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直到它消失了”。

03

Valentino

Valentino秋冬高定时装秀,则选择与殿堂级时尚摄影大师NickKnight合作,在著名的罗马摄影棚Cinecitta现场录制展示视频。

新系列摒弃了以往欢快绚烂的颜色,选择了全白色系的面料制作,更专注于服装的剪裁及轮廓的塑造上,宛如对疫情灾难的肃穆回应。

影片开场,白色的华服在NickKnight的光影魔术下,焕发出全新的迷幻色彩。

羽毛、银色亮片、飘动的流苏,这些PierpaoloPiccioli擅用的Valentino经典元素,在本季中得以延续。

模特们像是一座座静谧的艺术品,姿体优雅地或坐在吊环或站立于半空中。十五件长达5米的高级礼服,在她们身上宛如瀑布一般倾涌而下。

在歌手FKATwigs飘渺的音乐烘托下,画面中的一切像是梦中不真实的存在。

终场谢幕,所有破碎的片段变得清晰起来,一个全员身穿白衣的马戏团用掌声与设计师一同向观众致谢。

这次演绎与其说是一场时装秀,倒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服装大师与光影大师的艺术切磋。没有语言,没有多余的注解,用纯粹的音乐与视觉呈现Valentino内在的优雅与浪漫。

04

Gucci

Gucci的创意总监AlessandroMichele无疑是近几年最为成功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年接任创意总监的他,不仅让垂垂老矣的品牌咸鱼翻身,坐稳了其在时尚界的美学权威地位,还为公司创造了翻倍的销售业绩。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以外,AlessandroMichele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哲学家。

厌倦了时尚圈周而复始的推新节奏之后,提出了关于“传统时装周体系是否有存在必要”的质疑。不久后,他宣布Gucci将退出传统时装周体系,每年只举办两场服装秀。

他敏锐地察觉到:“完美”已经不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东西了,人们需要与现实生活接触的“真实”。

于是,在疫情之前就开始了他的童话三部曲:让时尚成为每个观者都身历其境的过程,不再是虚无飘渺或令人望之莫及的“高级”。

第一幕

年2月份的秋冬时装秀,这次大秀的主题是“古驰仪式”(GucciTheRitual)。

AlessandroMichele表示想透过这场大秀,告诉所有人:时尚是一场近似“宗教”的“仪式”。对他来说,时尚是如此神圣,如此慎重,背后需耗费无数人员的心血。体现时装秀在当代存在的意义,是这场秀最大的价值所在。

开场,所有参与仪式的模特、造型师、化妆师一同亮相于一个旋转的展台中。

随着音乐响起,工作人员开始对模特进行造型整理。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神态,时尚发布会幕后的准备过程,都在镁光灯的照射下,向观众一一展示。

直到在场所有模特的造型全部完成,工作人员才停下手中的活,与模特静止站成一排随着转盘转动,就像是时尚圈无止境的重复旋转。

模特围绕着玻璃幕墙,向观众作最后的展示。所有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留在台上,成为了灯光下绝对的主角,与设计师一同谢幕。

每个人身上的制服上皆绣有Gucci名牌,而下方绣有一行法语FaconnierdeRêves(造梦者)。

第二幕

在意大利爆发疫情后的5月,时尚圈几乎陷入停摆状态,摄影师、化妆师、模特们都不得不遵循居家令在家待业。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AlessandroMichele策划了一场大胆的实验:把衣服寄给模特在家自拍,自行创作广告大片。

过去Gucci广告的出品,都必须达到AlessandroMichele对场景、构图、模特动作等严格的要求。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几乎是“强迫症”。

而这次,他选择完全放手,没有剧本,全权交由模特演绎属于自己的Gucci生活。

模特们就地取材,将过去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衣服融入了自己的真实生活。而交付的成品效果让AlessandroMichele惊叹不已:“这比我自己想像中的Gucci世界还要更Gucci”。

这份答卷似乎也呼应了AlessandroMichele关于当代时尚的迷思:在数字时代,摄影师、化妆师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最终章

“终曲”(Epilogue),一场持续12小时的直播大秀。

作为童话三部曲的最后一章,AlessandroMichele将一场大秀长达12小时(甚至不止)的幕后准备工作,彻彻底底地向所有网络观众揭秘。

除了Facebook、YouTube、Twitter、微博、官方App等多样化的直播平台外,还在各主要城市举办线下直播派对。

有意思的是,这场大秀没有明星、专业超模,展示衣服的是各个造型的设计者本人。

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铺张的置景,所有的造型与细节,如一张张线上购物图片一般静静地展出,旁边标注着模特本人的名字。

“或许这些Gucci设计师并非是最完美的模特,但全世界再也没有人比他们更理解这些服装。”——当创作者完成了从幕后到幕前的转换,着实使Gucci第一次如此大胆地解构时尚。

新一季的服装以各种身材、肤色、样貌展现,体现AlessandroMichele长期以来强调的“自由”与“真实”,也宣告了Gucci拒绝传统时尚体系里的理想化的“完美”美学。

更多精彩内容

迪厅里的80年代“催情香水”迪士尼在逃公主《花木兰》里的中国符号

活儿姐

这熟悉的感觉,多么像曾经上课开小差被点到名的我。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

guokr.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