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表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逛不够的菜市场 [复制链接]

1#
北京重点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逛不够的菜市场

作者:月光

不记得具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逛菜场。工作忙碌的日子里,去菜市场如同战斗,周末总会提前想好要买什么,然后冲进菜场或超市直奔主题,迅速抢购一番,大包小包的拎到车上骑行回家,那么多家务等着完成,时间一点耽误不起。那些紧赶慢赶的年月无法慢下脚步体会去菜市场的乐趣。

直到有一天,放下了工作,放下了忙碌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慢脚步走进菜市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货架上的各种新鲜、艳丽、饱满的蔬菜、水果、鱼肉、五谷、主食等,才发觉原来菜市场并没有原来认为的那么脏乱差,那么嘈杂拥挤,那么臭气熏天,那么市井庸俗。我反而体味到了温暖的烟火气,真实的、浓郁的生活味道。

“食神”蔡澜曾对记者说,他每天早上散步都喜欢去菜市场,看到刚刚上市的时令蔬菜,就如同和老朋友见面一样,心情舒畅,于是就买回家来做。是啊,走进菜市场可以货比三家,挑肥拣瘦,可以为几毛钱讨价还价,可以选最心仪的蔬菜水果,一次就买一顿吃完的,保证新鲜。游走在琳琅满目的菜场里,既欣赏猎奇又挑选鉴别,看看剖鱼去鳞大妈的泼辣,买菜大叔的木讷,兜售小伙子的吆喝,小姑娘称菜的温存,菜场就是一个多变的舞台,上演着人生百态。

换季的瓜果蔬菜总是最吸引眼球的,冬天的苹果、草莓、脐橙;秋天的石榴、山楂、柿子;夏日的西瓜、桃子、葡萄;春天的樱桃、桑葚。还有南方来的火龙果、百香果、菠萝、芒果、枇杷、杨梅。现在想吃什么应有尽有,穿行在五颜六色的水果摊中间,闻着阵阵果香,按照时令选几样中意的水果带回家去细细品尝,多美的事啊。

美食家陈晓卿说:“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去看它的菜市场。”我尤其赞同。在最近这些年的国内外旅行中,我的确把逛菜市场或大超市当作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逛逛当地的菜场和超市既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又可以品尝到当地人喜欢吃的美食,何乐不为?

游览维也纳时,我曾经独自一人逛过建于18世纪的“纳许市场”(Naschmarkt),也叫维也纳中央市场,市场有三大排商铺,中间有两条通道可以通行,因为我到达是才刚八点半,所以游客特别少。首先看到的是一大排餐馆外面都放着桌椅,门口立着易拉宝,介绍各家特色餐品,各国口味的应有尽有,比如中餐、日韩餐、东南亚的、土耳其、中东的、意大利的,不过多是快餐类的食品。一路走过去,终于看到了卖货的摊位,有卖蔬菜的、水果的,有卖面包、橄榄、火腿的、有卖土耳其糖和香料,有卖酒水饮料的,有卖服装、日用品、纪念品的,还有卖鲜花的,种类繁多,看得目不暇接。虽然没有想买什么东西,但是看看当地的美食、特色用品也是挺有意思的。逛街时看到几家花店,售卖各种时令鲜花,实在是养眼。我见有两个路人,好像是上海人,对着那些花束拍个不停,也凑过去拍了几张照片。老板开玩笑说拍照也要付费。

在布达佩斯我们专门去逛过中央大市场,大市场的楼外表是彩色的砖墙拼成的图案,有马赛克的效果,显得格外漂亮,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大菜场。市场一共两层,第一层以卖农副产品为主,蔬菜,肉肠、调味品应有尽有,二楼有不少吃饭的小店,当时正好是吃饭时间--12点多,所以店铺前的桌椅处挤满了游人在用餐,大市场里还有一大部分区域是卖当地特色服饰和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小摊。虽然游客来来往往挺多的,但是整个市场都显得井然有序,明亮整洁,给我们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已经有多年历史了,GRANDBAZAAR,意思是:有顶蓬的市场。它拥有大大小小的店铺多家,散布在65条大街小巷中。如果想全逛一遍,估计至少得走一天,需要很好的体力。集市里面的旅游纪念品倒是琳琅满目,销售的商品有各种茶具、陶瓷和地毯、丝巾、金银首饰、皮毛、食物、香料、土耳其特色铜器精品、各色工艺品、纪念品等,可以讨价还价,商品的质量也是有优劣之分,需要一双慧眼来挑选。从大巴扎出来后,坐轻轨到了eminonu艾米诺努站,香料市场也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埃及市场,离金角湾加拉塔大桥起点处很近,旁边紧挨新清真寺。由于年前埃及人通过海运来到这里做生意,所以被称为埃及市场,刚走进去的感觉跟大巴扎有些像,不过这市场是以五颜六色的香料和催情香水闻名于世的,据说很多年前,因为这香料欧洲人还发动过战争呢。不过想想土耳其的烤肉还有那种meatball,似乎都是用香料腌制过的,所以滋味很醇厚,但具体放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香料市场除了出售各种香料外,也出售各种纪念品、水果茶、坚果、草药、鱼子酱等生活用品,听说也是批发市场,是当地人来批发以及小商品用户备货的地方,据说来香料市场购物的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所以价格很实惠,而且也可以砍价,但因为我们没有买什么,对国外的香料也不懂,因此感触不深,只是随便逛逛,看哪里好玩哪里东西奇特就拍摄下来。

在台州椒江我曾经随婆婆逛过老街的早市菜场,当地人挑着筐,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或麻袋,把水灵灵的蔬菜摞起来,那些小青菜、萝卜、荸荠、菱角什么的,看着就比北方的清秀、新鲜,仿佛还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江南细雨的温润,他们用当地话吆喝着,我听不太懂,像外国话,但是觉得很有意思。有些菜、海鲜是我在北京没有见到过的,所以逛菜摊时内心充满好奇,看到不认识的就想了解一下。大平锅里摊主正在做香喷喷的食饼筒,一大张薄薄的饼上铺了豆芽、虾干、鸡蛋、米面、清菜,卷起来就是一大筒所以叫食饼筒,好形象的名字。婆婆在家里给我做过,有点像我们吃的春饼,不过个头要大很多,卷的菜肉虾多了许多,还要加入南方细细的炒米面,那味道能不好吗?

汪曾祺说:“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着生鸡活鸭,鲜鱼菜,碧绿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年冬天去广州,我独自一人在街上闲逛,无意间走到一个大菜场,想看看当地人都吃些什么。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看到各种当地的蔬菜水果和美食。各种鱼都收拾的特别干净利落,还有绞好的鱼肉馅,买回家不需要过多处理就可以做成美食,真是方便。

年夏天在丽江古城住的最后一天,我根据网上攻略推荐,决定去忠义市场看看,了解一下古城居民都买什么菜和水果,对比一下和北京的早市有哪些差别。根据手机地图导航提示沿着街道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忠义市场,因为是早上六点多,不少店家在上货,市场里面有卖蔬菜,水果,卖调料、药材的,各种蔬菜码放的整整齐齐,色彩艳丽,不少新鲜的绿叶子菜,还有一些瓜我都没有见过,叫不出名字来。还有味道特别的鱼腥草呢,不过现在南方的蔬菜也运输到北方了,所以感觉差异不是特别大。走在嘈杂的人群中,我竟然感觉逛菜场比逛那些冷冷清清的高档大商场更有趣。

季羡林说菜市场就是流动的画面,原来摆在架子上的东西,一转眼已经到了老大娘的菜篮子里。是啊,那些鲜亮的菜蔬、瓜果经由商家的手放入顾客自己的袋子里,满满的、鼓鼓的、沉甸甸的,人们采购归来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而当日家中的餐桌又该是活色生香、爱心满满的了。

有人说电商团购的出现会让菜市场不复存在,我也尝试过在手机上买过菜和水果,确实足不出户就买齐了所需物品,省去了跑来跑去的时间,也不用费力的把货品拎回家来,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仔细想想,不同城市的菜场那种独有的地方特色、生活气息,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作者介绍:

月光,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副编审。散文、诗词、游记等作品曾多次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曾为多家教育公司录制过各类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产品、电视广告、企业简介、绘本故事、经典诗词等。朗诵作品收录在荔枝电台--F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